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書堂,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書堂
鑑於漢唐時宦官亂政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後定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規矩,不許兼任外官不許讀書識字,並在宮門口立下了一個牌子,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十一個大字。
但自從燕王朱隸靖難之後,因為其中有宦官出力甚多,這一制度不斷被打破。到如今,宦官的權利已經膨脹到驚人的程度,可以說,宦官政治的觸角已經伸到了政府的任何一個部門。
實際上,孫淡並不畸視宦官。在他看來,所謂的太監同一般人也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捱了那一刀,身體有殘疾而已。說起來,他們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都是一群可憐人。不過,對於很多窮苦百姓來說,進宮做太監,也算是一條活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內侍只不過是一種職業,就像後世賓館酒店的服務生一樣。
當然,這個職業的門檻有些高,需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領了皇命之後,孫淡就該去內書堂報到做教書先生了。
進了大堂,就有兩個面白無鬚,三十上下的內侍過來拜見先生,然後奉上香茗。
孫淡因為是第一次來內書堂,兩眼一抹黑。接過茶杯之後,喝了一口,又道了聲謝,便問那兩個內侍:“勞煩二位公公,孫淡還是第一次進內書堂,才具有限,還請公公將這裡的大概情形說說。”
這兩個太監在內書堂當差,也接觸過不少進內書堂來做學長的先生。能夠見內書堂的,至少是大學士頭銜,這些人學問自然極為精深。可地位卻高,未免有些傲氣。而且,好象外臣對內侍大多有很深的成見,內心中也是異常鄙夷。對他們也是不理不睬。
像孫淡這樣和氣的學長,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心中不覺有些感動。
其中一人忙恭敬地說:“孫先生的大名我們早就聽說過,當初先帝爺還在的時候,你在豹房說書說禪,我等也是造化,有幸聽過先生的高論,心中佩服。若先生自承才具不足,那這世上的所有讀書人都要羞死了。這個內書堂的學長,孫先生是實至名歸。學生們聽說先生要入內書堂,都非常振奮啊!”
孫淡謙虛了幾句,“還請二位公公把這裡面的情形同孫淡說說。”
二人忙你一言我一語將內書堂的情形一一同孫淡說得分明。
內書堂位於西苑的一個偏僻的角落,地勢倒也寬敞,有一個大堂兩個耳房和十幾間書屋。大堂是內書堂管事牌子和學長的辦公地點,也就是孫淡和黃錦一副一正兩個院長的辦公室。至於耳房則是十幾個教習和文吏的教研室。
內書堂有兩百六十多個學生,這些學生按照年齡段不同分成五個年級,十四個班級,分別在那十幾間書屋上課。
能夠進內書堂的學院都是宮中選出的聰明機靈的小太監,一般來說,內書堂只招收十歲以下的學生。在學堂裡讀上五年書,等年滿十四歲,經考核之後,再充實到內宮十二監當差。
這些小太監們都是宮中的人尖子,將來都是要做管事牌子的。可以說,內書堂就是皇宮的幹部學院。掌握內書堂,就是掌握了皇宮未來三四十年的人脈。
當然,正因為這個地方是如此重要,歷來都是皇宮中各大勢力必爭之地。每年招收新學員的時候,宮中各大管事牌子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往裡面安插自己的後輩。
這也是黃錦死活要擠過來做內書堂管事牌子的原故。
當然,對此孫淡倒沒什麼可擔心的,黃錦草包一個,肚子裡也沒多少墨水,傳道授業解惑的事情可輪不到他。
古人講究師道尊嚴,自己只要在內書堂呆上一段時間,潛移默化地將自己的一些觀念灌輸給學生們,定能盡收其心。
聽二人介紹得差不多,孫淡還是有些顧慮,問:“兩百多個學員,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