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京師,孫家兩房老爺,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師。

進了正陽門,右手邊便是一片古老而肅穆的建築,雖然都是低矮的小青瓦房,可終夜不熄的燈火,穿梭往來的人影,卻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春夜的寒風輕拂而過,人影晃動,燈光閃爍,卻聽不到半點喧譁。

風中隱約夾雜著蒙古高原的沙土灰塵的味道,四百年前的北京生態環境並不比現代好多少,每年春初,照例有幾場讓人煩惱的沙塵暴。

沒錯,這裡就是大明王朝的政治中樞。

一進正陽門,迎面就是紫禁城巍峨的宮殿。右手是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和太常寺,而左手則是六部衙門。

同金碧輝煌的皇宮相比,這一片建築顯得破舊簡陋。官不修衙,偌大一片建築群,自成祖遷都北京新建之後,就沒翻修過,很多地方都長著草。百年古宅,自然有許多不同尋常的地方。入夜之後自不用說,四下都能聽到夜梟撲稜翅膀的聲音,即便是白天,也時不時見到黃鼠狼在屋頂飛快跑過。

正陽門西首那片建築就是戶部衙門,大明朝王朝的錢糧度支中心。即便點了不少燈,院子裡還是顯得有些陰森,尤其是從那幾棵茂盛的柿子樹裡傳來的夜貓子的叫聲,更是讓人心頭一陣發寒。

今夜正是孫家二房二老爺孫鶴年當值,他今年四十出頭,正是一個人閱歷能力精力最鼎盛時期。可連續值守了幾宿,依舊讓他疲憊不堪,只覺得腦子裡一團亂麻,怎麼也理不出頭緒。

江南前線寧王叛亂已平,折騰了大明王朝大半年的寰濠之亂總算告一段落。可天子在揚州勾留不回,糜費千萬,每天天一亮,就是海量的銀子潑水一樣出去。

大明朝國庫本就千瘡百孔,戶部的帳目早就爛得不可收拾。往日間,孫鶴年他們拆東牆補西牆尚可維持住這艘已經漏水的大船一個基本的形狀。可如今,天子親征平叛,這艘大船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地揚帆出航,正行駛在驚濤駭浪之中,稍有不慎,就會散成碎片。

這樣的日子若在持續下去,不但戶部尚書,連帶著下面的侍郎、主事們都只能去撞牆了。

作為戶部一科主事,孫鶴年的主要任務是收繳湖廣一地的稅款。湖廣熟,天下足,今年的夏稅若能平穩妥當的收繳上來,江南前線的用度也能基本平衡下來。

因此,對孫鶴年的工作,不但戶部尚書,就連內閣首輔楊廷和大人也是寄以厚望。

不過,自家的苦也只有自己家知道。湖廣富庶是不假,只要略微使些手段,今年夏稅比常年翻一翻也沒任何問題。可那地方的情況錯綜雜,鄉紳、豪族、藩王多如牛毛。官田、王田、民田,減稅的、免稅的犬牙交錯。收誰的,免誰的,收多少,減多少,都是一件值得仔細考量的事情。

聽到夜貓子的叫聲,孫鶴年將因為連續熬夜而變得通紅的眼睛抬起來,搓了搓手,心中越發地感到不安。

他辦公的房間很大,但因為堆積了大量的文擋書籍,顯得窄仄。屋子裡很靜,燈火搖曳中,兩個小吏正埋頭核對稅款資料。

孫鶴年本是一個深沉而平和的人,平日間對下屬也是和顏悅色。可最近的事情實在太煩雜,加上熬夜後心情不好,剛才他也不知道中了什麼邪,狠狠地訓斥了手下這兩個小吏。此刻,兩個小吏都戰戰兢兢地埋頭做事,不敢多看主官一眼。

看到手下誠惶誠恐的模樣,孫鶴年心中突然有一種難言的快感,權力這種東西真是一種誘人的美味啊。只要手上掌握了哪怕一星一點的權力,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榮辱。世界上還是什麼東西比這更讓人嚮往的嗎?

當然,片刻之後他就冷靜下來,也暗自警惕。能夠進戶部做事的人,哪怕職位再低微,也有一定的背景。就眼前這兩個小人物而言,能夠進得這個要害部門,背後肯定有大人物的關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