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預測,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五十六章 預測

如今的孫淡也算是一個大名士,自古文人相輕,當初張璁對他還是很不以為然的。

孫淡以前寫的東西張璁也看過,可對孫淡所做的詩詞、話本和八股文章卻嗤之以鼻。詩詞本不是正經文字,至於話本小說,像張璁這樣的大名士,多看一眼也覺得髒了眼睛。

至於孫淡的八股文,雖然做得不錯,可張璁認為自己若認真寫,水準也不比他遜色多少。

可最近當他讀到孫淡新著的第一卷《日知錄》之後,才擊節讚歎,驚為天人。

這是一本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式的百科全書,雖然目前還只有第一卷,可裡面卻包括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等內容,若不是有真才實學的大學者,還真寫不出這樣的著作。

當初,張璁與孫淡互為不同陣營。而孫淡是陳皇后一系的首席謀主,而張璁則自認為是張貴妃手下第一智囊,一山不容二虎,自然是互為強敵。看孫淡也頗不順眼,可是,敵視歸敵視,現在的張璁卻不得不承認,就學問而言,孫淡已經隱約與自己比肩,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

實際上,《日知錄》的原作者乃是明末大儒顧炎武,老顧的學問在明朝末年可是第一流的,若他的著作不能震住人,那才是咄咄怪事。

孫淡說出這一句話,是基本於對歷史的預知。在真實的歷史上,這一科會試,張璁的確是中了。不過成績卻不是太好,乃是二甲第七十名,既做不了翰林,也當不成庶吉士,這輩子也沒希望入閣為相了,首先在學歷這關上就被卡住了。

可這話聽到張璁耳朵裡,張璁卻認為這不過是一句恭維。

可是,他心中也挺高興。

張璁乃是大名士,日常間恭維話也聽得多了,自然不覺得有什麼。不過,這樣的話從孫淡這樣一個與自己畢竟的名士口中說出來,卻有些不一樣的分量。

張璁對孫淡說:“靜遠,以你和我家弟弟的關係,說起來你我也不是外人。說出來也不怕你笑話,這屆春帷,張璁是勢在必得。無論如何也能考進一甲前三,如此,才不枉我讀了這麼多年書。”

張璁的語氣頗為自傲,確實,他也有自傲的本錢。自小他本就是溫州有名的神童,成年後有是一個學有所成的大學者,開辦書院,並給人尊稱為羅峰先生。究其一聲,張璁著作頗豐,當然,他最著名的《大禮議》整合這樣的御用文章且不說了。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嘉靖溫州府志》,乃後人研究溫州嘉靖年地方歷史的必讀書目。

這次春帷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他如今雖然是張貴妃一系的首席智囊,可卻不知道受黃錦等人的待見。況且,張薔薇最近一直在張貴妃面前推薦平秋裡。平秋裡的智謀和學問,張璁也有所耳聞,知道此人將是自己的勁敵。

況且,他也不甘心老在張貴妃那裡做個幕僚,就算一時得寵,日後成就也是有限得很。男子漢大丈夫,還是得走科舉正途。

而且,張貴妃已經隱約透露過來一個訊息,一旦張璁進了翰林院,日後必將大用。

如此,張璁自然是振奮異常,也躍躍欲試了。

可惜,孫淡早已經知道張璁這科考試的結局,他本想淡淡一笑,也不再多說。

可轉念一想,這個張璁可是張貴妃手下第一人才,胸中所學可比平秋裡這個陰謀家厚實得多。以孫淡的先知先知覺,自然知道這傢伙在考場失意之後透過大禮議一事順利上位,成為嘉靖初年一個搞風攪雨的人物。

這樣的人物若被張貴妃所用,必將成為大害。

因此,對這個張璁,要麼一開始就徹底打壓下去,要麼就為我所用。

其實,要打壓他也很簡單。據孫淡所知,張璁在得了三甲七十名後,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