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遇故人,大學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遇故人
孫淡看那個東廠的太監又是杯兒又是盞兒,還自帶了小火爐,鼓搗了半天,才端了一個牛眼睛大小的茶杯過來,有些發呆。
至於他口中所說的極品鐵觀音,喝在嘴裡也沒感覺有什麼奇特之處,只覺得香味很是濃郁,還帶著一股焦糊味。
孫淡習慣了綠茶,對這種半發酵的茶葉敬謝不敏。
一口飲盡杯中茶之後,孫淡哈哈一笑:“回去對畢公說多謝他了。”然後就跳上馬車,朝一眾內書堂的學員和家眷揮了揮手:“回去吧,別送了。”
“恭送先生!”內書堂眾人同時一揖到地。
而枝娘和汀蘭則站在大門口頻頻揮手,車轆轆而行,孫淡一直看著她們,直到馬車出了巷子,再也看不到人了,這才將腦袋縮排馬車之中。一種說不出的溫暖從心頭升起,他知道這九天,這兩個女人都會在家裡等著自己。
被人期待,被人等待的感覺真好啊!
馬車在黎明的北京城中穿行,這個時候城中本就沒什麼人,又有東廠的人馬開道,一路走得頗快,不片刻就來到了考場。
今科會試的考場依舊在順天府學道衙門的,對這個地方孫淡可不陌生,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這裡了,上一次是鄉試,不過是一次省級的考試,而現在則是國家級的大考。
上一次鄉試,孫淡不負眾望,得了舉人功名,成為正式公務員不說,還得了第一名解元。所謂連中三元,就是鄉試第一名解元,會師第一名會元和殿試第一名狀元。拿到解元不過是走出了第一步,孫淡並不滿足於中一個進士,要中連中三元。
只有連中三元,才能名正言順地入翰林,才能名正言順地在將來入閣為相。否則,若一點一點熬資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做到閣臣那個位置。明朝選拔官員,對官員的出身和資歷有一種近乎苛刻的要求,一切都要拿科舉的名次和成績說話。
等到了考場前的小廣場,孫淡忙叫了一聲“停”,就從馬車上跳下來,對幾個東廠的番子說:“你們也回去吧。”
小廣場前已經積聚了很多人,看人數起碼有上千人。
現在還未到卯時,考場也沒開閘放人進去。所有的考生都站在廣場上小聲地說著話,口音也是五花八門,什麼地方的人都有。其中,以江西口音居多。這卻也可以理解,江西自明朝開國以來,文風鼎盛,出的進士最多。
這一千多人當中,又的已經考了許多屆,在京城中住上十多年待考的大有人在。
北京乃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讀書人雖多,可圈子卻不大。很多人日常都會經常辦辦文會,切磋交流學問,這麼多年下來,大多也都屬實。這次來參加大考,很多人都相互認識,聚在一起小聲地攀談起來。
像孫淡這種不太與讀書人交往的考生還真不多,一來孫淡事務繁忙,也沒那麼多閒工夫同人吟詩作對,二來,他覺得保持必要的神秘感對自己的名聲大有好處。
因此,廣場上這麼多人當中,他竟一個也不認識。
見孫淡還沒進入廣場就先跳了下來,為首的那個番子有些不解,道:“孫先生,廠公交代了,必須親眼看到先生你入龍門。再說,這裡亂成這樣,若先生您有個三長兩短,我等只有去跳金水河了。”
孫淡一笑:“不用不用,真的不用,這裡自有禮部的人維持場面,又是天子的恩科,怎麼可能有什麼紕漏。再說,這裡的考生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你們呆在這裡,反給了有心人把柄。”
那個番子這才恍然大悟:“也是,我等若送先生你進考場,倒有舞弊的嫌疑,豈不授人予柄。也罷,我等這就退下,祝先生馬到成功。”
說完,就帶著手下悄悄地離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