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1章 軍事擴張,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的機械不斷從東面西運,若是犯了南京的忌諱,直接派兵一截,這上億美元可就打了水漂,後面抗戰就沒辦法保證。”姜立感覺有些棘手,“這樣吧,你派人給紅軍送去一筆經費,我這邊派人帶錢去打通些關係,讓紅軍西撤得順利一些。”
“紅*軍一路西撤,距離15路軍遙遠,跋山涉水,還要穿過這麼多人的地盤,直接派兵相助是不現實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也算是穩妥之舉了。”黃顯聲點頭,對於姜立的辦法表示認同。在民國,錢有時候比刀槍來得更好使。
姜立本身對紅色政權沒什麼反感,能歷經艱難險阻完成長征的紅軍無疑都是精銳,若是有西北武器的裝備也是一支抗戰勁旅,不過在姜立的眼裡,紅軍的意義遠不止如此,之前由於要大規模引進技術與裝置,西北一直與美國與德國走得比較近,合作上的不密切導致與蘇聯的關係始終提升不上去,而與紅軍的來到一是可以順道控制四川,另外與西北與紅軍的合併也有了一定的蘇維埃基因,在蘇聯陰影的籠罩下,才能在抗戰時期得到蘇聯的更多支援,否則以蘇聯的強勢,絕對無法坐視在遠東成長起一個強大的親美或者是親德政權,若是西北在戰場上表現得足夠強勢,恐怕蘇聯甚至會暗中在遠東與關東軍達成協議,扯西北的後腿。使得抗戰的路更加舉步維艱,相反的,若是在民國成長起來的是一個親蘇政權,至少可以為中華贏得一口喘息的時間。紅色政權也並不是想找一個蘇聯的爹,歷史上與蘇聯的關係走得近,也確實是源自於蘇聯的強大,還有國內國防工業的薄弱。事實上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最後因為利益,還不是跟蘇聯分道揚鑣了?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哪怕根出同源,最終也會走上陌路,若是實力足夠,把持了國內的話語權,又有誰願意放棄日本的戰爭賠償,放棄外蒙?(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