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1章 軍事擴張,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國年雖然與日本的形勢相對平靜,但民國內部一直烽煙四起,在江西紮根多年的紅色政權由於王明,博古,還有蘇聯故問的瞎指揮,終於在軍事上遭受了大敗,迅速膨脹的勢頭嘎然而止。開始進行戰略西遷,蔣委員長的部隊一路攆著紅*軍的尾巴向西追趕,南京嫡系的軍事力量也迅速漫延至西南。
四川由於連年兵災,再加上乾旱,天災人禍導致的饑荒超過後世人的想象,數百萬人口陷入飢不擇食的窘境。陝西的情況稍好一點,河南的災情僅次於四川,無數的難民湧進太平了幾年的西北。姜立原本用於儲備糧食的資金被消耗殆盡,不得不動用原本用在建設上的大筆資金用來買進糧食,賑濟災民,西北地域遼闊,雖然人口密度未出現太大的增長,但這些流動人口卻是極為廉價的勞動力,只要有活命的糧食,便能讓這些人貢獻出自己一身力氣。
為了滿足西北發展的動力需要,姜立一口氣在黃河建了五座大型,中型的水電站,蘭州,銀川各地二十餘座規模不一的火電站。另外兩套分別約三萬噸,六萬噸不等的兩座鋼鐵廠裝置紛紛在川北新發現的規模不大的鐵礦附近落戶。以原來的隴海路,蘭西路,蘭州至迪化,銀川段鐵路衍生出大量的支線,公路的修建也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峰。那些湧進西北的饑民在得到充飢口糧的同時。大規模的饑荒是對西北糧食儲備的重大考驗,姜立不得不從東南亞,美國等數千裡之外的地方買進糧食。從各地湧向西北的運糧隊綿延不息,也正是這些低廉到極點的勞動力為為西北的基礎建設奠定最為堅實的基礎。讓平時需要花費巨大代價才能推動的大工程,因為這些饑民的加入得以迅速鋪開。整個西北地面四處可見那些白人設計師,工程師忙碌的身影,在他們的周邊,總會有一些年輕的民國工程師,學徒,學生。還有一片忙得熱火朝天的勞工。
與這些轟動的建設場景相比。15路軍在軍事上的改革與擴張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依仗著源源不斷從美國各地匯過來的資金,原本混成旅被直接改編成師,暫編旅被編成正式旅。加上直接擴編的兩個師。到民國年底,15路軍一口氣擴編到了16個步兵師,5個步兵旅,3個騎兵旅。裝甲兵,特種兵。航空兵均有一定程度的擴編。各支部隊都充斥了大量的新兵,15路軍戰半力由於新兵的填入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並且火炮的配備嚴重不足。但一口氣將總兵力擴充到接近三十萬人,這樣的規模哪怕就是窩在西北不動,也是一隻龐然巨物。僅管南京,日本派到西北的細作為數不少,但也絕沒料到姜立在短時間內將部隊擴充到如此地步。
“你自從進入西北以來,都是步步為營,很少看到有這麼激進的時候呢。”黃顯聲與姜立等人一起漫步在青蔥的黃河堤上,俯瞰在修整碼頭的人群說道。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軍事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本自從犬養毅遇刺之後,軍國主義勢力抬頭,對於軍事上的投入也與日俱增。這次一口氣將軍隊擴充至如此規模,也是趁著這日本現在沒有大動作,一兩年的時間,進入部隊的新兵蛋子差不多也能訓成老兵了。日本現在也在蓄力,我不能讓一群新兵蛋子去跟日本人拼命,後面兩年擴軍的步伐也不會小。”姜立點頭道,“雖然力度未必會有今年這麼大。但相比之前卻要高出不少,明後兩年至少還要擴充七個師左右。”
“這次擴軍的力度比較大,兵工廠那邊的生產速度也能跟得上來,眼下15路軍羽翼已成。坐擁西北,已經不懼南京,現在紅色政權危在旦夕,受到中央軍圍追堵截,一個不慎,就有全軍覆沒之憂。還請司令伸出援手。”劉瀾波此時幾乎用哀求的語氣道。
“從文,現在紅*軍的形勢確實危急,你看這個時候是否提供一些幫助。”此時黃顯聲也皺著眉頭道。
“此時正是西北建設的高峰,上億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