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個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建設任務2,抗戰之鋼鐵風暴,搞個錘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老跟李教授都有了差事,原本我是打算過來修橋的,不過陝北那邊的橋暫時修不成了,姜軍長不會讓我閒著吧?”茅以升開玩笑地說道。
“怎麼可能沒事做,就怕茅教授到時候嫌太累。”姜立輕笑一聲說道,“等平定了寧夏,青海的馬家軍之後,到時候得麻煩茅授親自操刀,主持建造蘭邊那邊的跨河鐵路大橋。不過這恐怕得等到幾個月後,茅教授是搞土木工程的,對於修築公路恐怕不陌生吧?”姜立問道。
“不是專長,不過修公路不算太難,只要姜軍長提供足夠的水泥,鋼筋,還有人力,我做得起來。”茅以升想了一下說道。
“那就好,生產水泥的裝置我已經遣人快運到石嘴山,後面還會到銀川,兩頭同時開工,鐵路的建設週期太長,但交通不能停滯,就先從公路開始。”姜立說道。
“姜軍長,這又是鐵路,又是採礦,還要組織大規模屯墾,購買農具,種子都是一大頭,沒三千萬打不了底子,更何況還有水利方面的建設,後面還有發電站,東北大學的投入,近十萬軍隊要養,攤子會不會鋪得太大了?這麼大一筆錢,若是從長計議,相信可以做更多的事,這些工程也做得更加穩健。”蘇芳雖然他對一些建設上的投入樂見其成,但有句話叫過猶不及,就是飯吃多了也能把人撐死。姜立一下子鋪開這麼多建設。單是帳面上算。消耗的資金就至少在四五千萬上下,這對於過慣了苦日子的蘇芳來說是難以想象的,就是李四光,茅以升兩人看來也多少有些不可思議。
“蘇老說得不錯,建設上的事急不來,還是相對穩健一點的好,否則這些建設一旦展開,後續資金投入不足。建到一半就停了,白忙一場不說,還浪費了大把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茅以升也凝重地點頭道。
“錢上面的事我會解決,把奉天城的積蓄搬空了,維持一年是綽綽有餘的,一旦明年的收成上來,那些實業工廠陸續投產,終歸是能把日子過下去的。投入這麼多資金上去,基本上都用來採買物資。至於人工上面暫時還不用太操心,我從奉天帶過來了幾十萬噸糧食。可以支撐一年多,那些勞工也是用的以工代賑,現在是國難時期,在滿足每個人生活所需的同時,都要貢獻出一部分力量出來支援戰爭需要。”姜立嘆了口氣說道,“困難相當大,但需要克服,日軍現在已經攻佔了奉天,三五年之內會全面佔領東三省,另外南下的腳步也不會停,咱們這邊的速度要是慢了最多工程建不下去,但淪陷在戰區內的百姓,在前線跟日軍對抗的戰士可是隨時會送命的,只要西北稍微穩定,我就要把那些戰士源源不斷地送向戰場,在奉天城我見了太多戰士的死亡,好幾萬人就那麼沒了,我不希望他們在跟日軍拼命的時候肚子填不飽,衣穿不暖,用自己的身體去抗日軍的飛機大炮。”
看著姜立那種沒有絲毫偽裝的傷感,茅以升,李四光等人肅然起敬,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又能想象得到被日本人恨之入骨,出現在報紙上的那個鐵血將軍也會有這般傷感的一面?
“姜軍長說得對,我們在後方再難,也沒有前線的戰士,淪陷區的百姓難。只要物資上足夠,我們一定不在建設上拖將軍長的後腿。”李四光動容地說道。
“一人計短,眾人計長,李教授搞地質考查的時候把那幫學生也帶上吧,實地教學,應該會學得快一些,至於安全,飲食方面,我會派一定數量計程車兵維護。另外茅教授,蘇老也是,咱們民國的教育已經落後列強很多年,現在單是在課堂上教學生太慢了,咱們現在沒這麼多時間,就麻煩你們多帶些徒弟出來吧,不需要跟你們這樣全才,精通一方面就好。”姜立點頭說道,從現在到抗戰全面爆發的時間不足六年,此時西北的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花費了六七十年的時間才打造出完整的工業體系,姜立的時間不足對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