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頁,歡樂土匪鬧民國,半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承認,肖林說得很有道理,前車之鑑,不過就是一年前的事情,怎麼能在同一條溝裡跌倒兩次呢?
對於北伐軍的戰鬥力,張學良已經領教過了,年初的一場較量,他本人敗於河南,褚玉璞敗於江蘇,奉系部隊明顯不是人家的對手,時至今日,自張作霖以下,已經不再做武力統一的美夢,老帥張作霖也因此發出《息爭令》,向南方革命政府示好。
最好的結果,就是劃江而治,然後徐圖發展,再做打算。
也許,肖林說的才是當前局勢下最好的選擇。
但是,想要採取這種選擇,必須要有極大的勇氣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北伐軍正在內亂之中,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稍縱即逝,趁勢而擊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比奪取勝利還要困難。
配合孫傳芳發動龍潭戰役,是為了政治服務,如果和南方政府談判議和,能夠佔據有利形勢。
張學良停下腳步,已經拿定了主意,儘管他也承認肖林說的有其道理,但是,龍潭戰役是多方巨頭議定的決策,根本不可能改變。
安政府是一個多方勢力的聯合體,內部有太多的矛盾和利益要平衡,孫傳芳客居山東,褚玉璞敗回直隸,這些人都急著打敗北伐軍,對山西的閻錫山根本不感興趣。
更麻煩的是,安政府內部經濟政治問題不斷,都急需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以轉移內部矛盾。
連年內戰,軍費浩大,而張作霖一直仰仗的財政大員王永江,卻在去年辭職回鄉,扔下了一個爛攤子,京津銀行業最近紛紛關門歇業,更令經濟惡化,猶如雪上加霜,奉票(張作霖發行的紙幣)連連走低,不過幾年間,和銀元的兌換價格幾乎貶值了十倍。
(王永江,大連人,奉系重要成員,曾出任財政廳長,奉天省長等職務,1926年借病回鄉,一年後病故。在奉系的政務系統中,王永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離去和辭世,對張作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除此之外,日本人的態度近來也非常曖昧,對於東北軍進關,日本人最先是支援的態度,但隨著奉系不斷敗於北伐軍,日方的態度逐漸轉變,他們害怕的是,張作霖的部隊都被北伐軍消滅乾淨,最後南方政府統一全國,如此一來,日本在東四省的權益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最近以來,日本方面不斷催促張作霖停止擴張,退回關外,並不斷催促老帥落實各項協議承諾,但張作霖卻一直在和日方打著太極拳,不斷地忽悠……
只有取得一場對北伐軍的勝利,才能在站直腰桿說話,無論如何,都得利用國民黨內亂這個難得的機會,打一個漂亮仗。
&ldo;易經有云:&l;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r;,肖林兄,這一仗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打了。&rdo;
張學良向著肖林擺擺手,接著說道:&ldo;不過,我可以向父親建議一下,暫時放緩三、四軍團南下的速度,靜觀江浙之變。&rdo;
肖林點了點頭,沒有再勸。
肖林加入奉系已經一年多了,從沒對軍政大事發表過意見,這次勸說張學良,也是再三考慮的結果。
身為下屬,如何與上司相處是一門藝術,給領導提意見,是這門藝術的手段之一,而選擇沉默不語,是另一種手段。
發現問題很容易,清談高論也很容易,沉默是金也很容易,但如何選擇,裡面卻大有學問。
肖林要在奉系混下去,如何和張學良相處非常重要,俗語說伴君如伴虎,張學良又一向年輕氣盛,為免猜忌,肖林很少亂講話,免得什麼時候犯了忌諱,稀里糊塗自毀靠山。
而且,奉系內部關係複雜,肖林只是一個新人,雖然擔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