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寒門首輔,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舉合法化了。
商籍也就是鹽籍完全變成了這些大鹽商子弟參加科舉的跳板,連裝模作樣附籍或者堅稱自己是靠租賃土地為生的良民都不必了。
謝慎之所以疑惑是因為寧員外的身份太特殊了。他是杭州茶葉商會的會長,要想靠購置田畝裝作地主來為子孫謀前程顯然不太現實。槍打出頭鳥,那樣做是找死。
經商者做到寧員外這個份上,仇家自然是不計其數。有那麼多的仇家,要想矇混過關實在是太難了。
只要有一個人跳出來向核查身份的官員舉報,寧家就將萬劫不復。
至於附籍就更不可能了。那多是小商賈的伎倆,像寧員外這種大豪商是不可能願意的。
那麼,便只剩下最後一種合法的途徑,也就是用商籍(鹽籍)換取參加科考的資格。
問題是,這是朝廷給兩淮、兩浙、ah一代大鹽商的福利,是區域性政策惠及。寧員外雖然身處杭州,在這個範圍內,可是他經營的是茶葉生意啊,怎麼可能跟鹽商沾邊呢。
“這有什麼好驚奇的。”
鄭訓導淡淡一笑道:“寧員外沒有告訴你,他不但販茶、還販鹽嗎?”
我靠!
謝慎顯然爆出粗口。
這個寧員外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要說大明朝最暴利的行業,那當然是販鹽了。
至於為什麼,也很簡單,就是因為這行的准入門檻很高。
說白了,就是你要有鹽引。有多少的鹽引你就能換取多少配額的鹽,超出一絲一毫都不行。
朝廷對於鹽業這一塊可是嚴格控制的,如果販賣私鹽那是要殺頭的。
寧員外既然敢光明正大的販鹽,證明其手中一定攥著大量的鹽引。
起先謝慎看到寧府奢華闊氣,只以為是寧員外靠販賣錢塘龍井得來的,現在想想卻是他太年輕了。
龍井茶雖然價格昂貴,但比起鹽來就差的遠了。而寧員外很可能是既販賣茶葉也販鹽,屬於商界全面手。
這麼順著理一理,事情就合情合理的多了。
寧員外是大鹽商,那麼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讓族中子弟以商籍(鹽籍)參加當地科舉,而且不必擔心有人找麻煩。正是解決了後顧之憂,寧員外才會聘請西席去給府中子弟開蒙吧。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