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敢阻止朕改制?下詔獄!朕讓誰下詔獄誰就下!,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玉繼續諫阻道。

“難道現在只用兩榜進士的文臣,言官就沒有藉此事牟利的?”

“比如這次建奴的反間計,若不是禮科給諫周邦瑞等貪賄,武長春能利用得了他?”

陳子壯說著就向天啟稟道:“陛下,據臣所知,朝中大臣之所以多對孫傳庭、周遇吉二人不滿,雖與二人由國舅爺舉薦有關,但本質上其實是因為,孫傳庭在任遼南巡撫期間,墾荒出金州、復州、蓋州三州良田無數,而朝中不少言官則有意在於這三州詭寄與飛灑田畝,且以彈劾相威脅,因為陛下下旨這三州之地三年不徵稅賦,若在這三州招佃收租,不可謂不是厚利!但孫傳庭明確拒絕權貴官僚們所請,只分地與平民。”

“陛下令孫傳庭於遼南奉旨募帶餉民壯十萬,不少言官讓其送空餉名額給他們,且亦以彈劾相威脅,但孫傳庭仍舊拒絕!”

“這才導致朝中大臣多對其不滿,尤其是有風聞奏事之權的言官,孫傳庭不肯使實邊之事為貪官汙吏所壞,才招致滿朝非議!”

“而這也由此可見,只是文臣充任的言官,也並不清廉。還不如引入非文臣出身的忠直廉明者,或許還能互相監督。”

“陛下,臣也認為陳翰林所言甚妥。”

在任遼東經略期間深受言官所害的兵部尚書熊廷弼也站出來回了一句,且道:“比如這次,如果言官中有熟稔邊務的武臣擔任,就不會有人人都說孫傳庭會勾結建奴,因為稍知兵者,便知道如今建奴最想除掉的眼中刺肉中釘就是遼南,此時傳出孫傳庭勾結建奴,無疑就是建奴的計謀,而不會相信建奴的反間計。”

陳子壯也跟著道:“沒錯,如此,也就不必需要國舅爺出來力保,言官內部就能讓陛下聽到真正的公正之言。”

在登萊巡撫任上而立下收復遼南之功的袁可立也因為受過言官的掣肘,而跟著說道:“臣也認為,或許言官應該多選一些熟稔邊務熟稔軍務的武臣,如此,更利於陛下做出明斷之決策!”

任過邊鎮封疆的文臣都選擇支援。

天啟從即位以來也親歷了邊事屢次被言官搞壞的情況,這次又親眼目睹了孫傳庭等差點被朝中大臣配合建奴反間計扣個謀反罪的帽子,所以,也就繼續言道:“此事不必再議,為中興大明計,言路不能只開於文臣,再議者,必嚴辦!”

但這對於朝中清流文官們而言,這的確是在變相制衡他們,在變相的搞文武制衡。

所以,吳玉還是不願意,但他也不敢明確反對。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陳子壯和他背後的國舅張貴預謀好的,而趁著這次言官等中了建奴反間計而差點壞了大明邊事的機會提出來,所以,他便只針對陳子壯道:

“陛下,陳翰林剛才自己承認了,他是外戚朋黨,他提到是因為國舅爺力保邊臣他才這麼做的,他這明顯是受了國舅爺指使,他在結黨!”

陳子壯沒好臉色的看著吳玉:“陛下明鑑!臣剛才不是這個意思!臣也沒有朋黨,臣若有朋黨,也和國舅爺一樣,是帝黨!如果吳僉憲執意認為臣是國舅爺朋黨,那臣願和國舅爺一起下詔獄,接受東廠嚴查!”

張貴也道:“臣也願意!”

“又來了!”

天啟無語,突然喝道:“夠了!”

接著,天啟就道:“詔獄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說著,天啟看著吳玉:“傳旨,左僉都御史吳玉御前隨意攀咬大臣勳戚,大放厥詞,毫無持正之德,不堪為朝臣,將其下詔獄!”

吳玉猛地抬頭看向天啟,滿臉問號:“說要去詔獄的不是我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