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拖下去,即刻斬了!削言官權力!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拖下去,即刻斬了!削言官權力!,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與陳子壯的確無私利來往,只是朝堂上會很默契的配合而已。
當然,陳子壯這種歷史上寧破家寧看見自己幼子被清軍殺死也不肯降清的忠烈之士,張貴也用私利拉攏不了,自始至終,陳子壯願聽張貴使喚,皆因為兩人理念一致而已。
“把李標拖下去,即刻斬了!”
天啟也不耐煩地說了一句。
無論陳子壯與張貴有沒有私交,他也懶得多問,他甚至巴不得張貴多結些文官,讓士大夫內部更分裂,這樣他這個皇帝就可以拉一幫打一幫搞制衡。
而且,天啟現在最怕張貴說把自己下詔獄的話。
天啟知道,如果他真把張貴下詔獄,就不只是前朝不寧,後宮也會不安。
何況,他自問自己那皇后也不是自己好拿捏的。
“陛下!”
李標鬱悶地大喊了一聲,隨即看了張貴一眼,心道:“又是這招!明明知道天子不會將你下詔獄,就動不動讓天子把你下詔獄自證清白,你敢下詔獄,他魏忠賢敢審嗎?陳子壯肯定也是跟你學的,也動不動以一起下詔獄來威脅!”
李標知道自己現在惹不起張貴和陳子壯這些動不動說一起去詔獄的人了,他是真的怕了。
所以,李標最後只向天啟哀求道:“陛下,無論怎樣,不能讓臣等因言獲罪啊,不能阻塞言路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陛下真的想讓天下從此萬馬齊喑,無人敢再進言嗎?!”
安桐也跟著道:“陛下,臣等死不足惜,然臣等若死,恐無人再敢直言啊!”
“陛下!臣以為,這種險些壞了邊事,讓邊臣枉死的直言不要也罷!”
“如今朝廷要做的,其實是對言路進行改制,不能再讓一些奸邪之徒藉著直言之名而壞朝廷大政!”
陳子壯道。
天啟這裡沒有理會李標這些人,只讓錦衣衛把李標、安桐等人拖了下去。
而李標、安桐等人接下來也的確被梟首。
話轉回來,天啟這裡只問著陳子壯道:“怎麼改制言路?”
“首先,言官不能只由文臣當!”
“因為,就現在幾個只來自於文臣中的言官所言之事,不足以代表天下民意,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陛下真要納言聽諫,就當聽到天下更多人的言!”
“故需要讓一些持正有識的武臣、庶民也擔任言官,如此方能盡聽其言,而不讓言路盡為文臣所控。”
“其次,當設官報,令官衙設報,既如《邸報》一樣刊載國策國事而曉諭天下人,但和《邸報》不一樣的是,可以讓士民投稿,選其文章故事登載於上,而傳於天下人知道,陛下也可透過報刊知道天下言論,還有組織人員去收集各類訊息,載於上面,使天下人知道,也讓陛下透過官報知道更多的天下事,而不只是透過言官和近侍。“
陳子壯把張貴給他提過的把控輿論的設想提了出來。
翰林掌院學士楊景辰急欲出來反對。
在他看來,讓官衙辦報以及讓言官有非文官的參與,無疑,大明不會再有所謂的公議,因為人人都可以說話,還不如人人都不可以說話。
但被孫承宗這時拉住了他。
孫承宗暗囑道:“別去爭!鬥不過國舅爺的!你越爭,他丟擲的改制建言就會更多!現在這樣改制,至少還讓文官也跟著說話,你再反對,信不信,他就會讓陛下覺得文官人人該殺!”
楊景辰聽後只得退了回去,沒有站出來,只道:“但這樣,公議就不再是我士林公議了!”
“沒有就沒有!大明是公議說了算,還是天子說了算?!”
孫承宗質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