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皇帝搞科技,國舅搞教育!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五章 皇帝搞科技,國舅搞教育!,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只有這樣,別有用心的保守者乃至可以說是反動者,他們即便現在藏的再深,在將來也不能夠用花言巧語哄騙得了已經開啟宿慧的漢人們,也不可能再抹黑得了陛下。”
張貴言道。
天啟聽後,很以為然,道:“你說的沒錯,自從你提到大明當重視對漢人民族性培養與國家意識培養後,朕也越發認識到,大明要想中興,打破以往朝代的宿命,就只能以廣大漢人為依託,把矛盾往外轉移,而這就需要朕動員起所有的漢人來,而要動員他們,就得讓他們聰明起來。”
“陛下聖明!但是全民教育是需要花費不少國帑的。畢竟如今光是各大官辦學堂的花費已經不低,如今如果再加上全民普及教育,那花的肯定更多,因為要讓老百姓願意讓自己孩子上學讀書,就不可能想著靠這個去賺老百姓的錢,得讓老百姓覺得送孩子上學讀書比留在家裡幹活強。”
張貴言道。
天啟聽後道:“朕當然知道這個要增加不少國帑支出。這樣吧,你讓韓爌召集眾大臣們一起廷議一下,看看如果實行全民教育,預計每年要花費多少國帑,以如今的國庫收入,能不能支應。”
“是!”
轟!
“皇爺,雷來啦!”
這時,魏忠賢喚了一聲。
天啟也就沒再理會張貴,而是去了魏忠賢這裡:“等朕來收集!”
張貴這裡則在第二日就與眾臣一起廷議起全民教育的事來。
“全民教育?”
戶部尚書畢自嚴在聽到張貴提到這四字後,就頭疼了起來,他本以為以朝廷如今的國庫儲備,如果節儉一下,沒準可以延續盛世到下一朝乃至下下朝,但如果照如今這麼個大搞文治武功的方式,只怕天啟朝的中興會到二十年後就要再次陷入國庫不支的財政困境。
“沒錯,就是大量設掃盲班,讓白丁皆能識字閱讀,同時讓每一個漢人家的小孩都得完成一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所謂義務教育,就是漢人小孩必須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是有義務接受,其父母尊長不得違抗朝廷鈞旨,而且違反就得受懲。以達到讓所有漢人的學識程度都有所提升的目的。這樣大明才能在將來於全世界立於不敗之地,我漢人才能一直高貴於其他族群之人。”
張貴言道。
畢自嚴問道:“可否緩一緩?眼下朝廷既在大辦各類惠民利國的工程,又在修書修大典,錢糧流出去如水一樣,雖說國庫充盈,但不能不為子孫計。”
“不能緩!”
張貴回了一句,道:“朝廷可以緩,但天底下的許多漢人孩童可緩不了,如果緩十年,這十年會讓一個漢人孩童徹底變成一個白丁,但如果不緩,也會讓一個漢人孩童有機會成為大才!雖說要節儉,為將來計,不能輕易消耗國帑,但也完全可以用開源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接著,張貴繼續說道:“我認為,該繼續用賺取外夷的利益來提升我大明漢人們的智識,故而當籌股設立遠洋貿易這樣的官辦商行,利用大明如今的技藝優勢,繼續透過貿易實現取他國之財利本國民生的目標。”
畢自嚴聽後沉吟了起來。
“鄙人認為國舅爺所言極是!當籌股設立貿易商行,透過貿易所取商利來保證全民教育的推行!這是善政也!”
劉鴻訓這時竟先主動站出來表達了贊同。
吳偉業竟也跟著站出來道:“沒錯!國舅爺英明!這乃利在千秋的國策!當行也!”
劉鴻學和吳偉業這些人說著就都一揮嶄新的衣袖,拱手作揖起來:
“當籌股設貿易商行,取遠洋商利,利本國教育!”
“當籌股設貿易商行,取遠洋商利,利本國教育!”
“當籌股設貿易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