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對保守舊黨斬盡殺絕!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對保守舊黨斬盡殺絕!,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新計量度牒數量,凡是沒有度牒的僧道必須還俗歸家!”
“而將沒有度牒的冒充僧道之人留下來,騙取百姓香火錢的寺廟道觀皆要受到懲處!”
“現在權貴官僚們把奴僕們都釋放出來的差不多,也該讓佛寺道觀釋放一些被他們控制的百姓出來了!”
張貴既然沒打算繼續做封建地主,自然也不會讓別人好生繼續做封建地主。
哪怕打著佛道的幌子做封建地主也不行。
何況,張貴在回京之前,去南方平叛的時候,還見識到了僧道們怎麼牴觸變法新政的。
這讓張貴早就篤定了回京後要建言整頓佛寺道觀的決心。
因為張貴想讓更多的漢人百姓變成自由民,進而參與勞作,為將來作為資本家的他提供勞動力資源和消費。
天啟是大明最大的地主同時也是各大官營產業的最大老闆,他也不願意本可以給他帶來稅賦的百姓大量變成不事生產的僧道,也就道:
“你要整頓就整頓吧,朕懶得管,別打擾朕鑽研新器械就行!”
“是!”
天啟一是真喜歡做一名科研工作者,就跟李煜喜歡寫詞,宋徽宗喜歡畫畫,嘉靖帝喜歡煉丹一樣,甚至痴迷程度更高。
當然,他還沒有到荒廢朝政的地步;
二是故意裝出只愛鑽研技藝不愛過問朝政的放權姿態,也是為了能夠既支援了變法改制也保護了自己,讓保守派把主要矛盾集中在張貴、韓爌這些改革派大臣身上。
所以,天啟才說別來煩他搞鑽研就行。
“滅佛,而因此釋放更多人口出來,為朝廷增加錢糧稅賦,自然是當行之事。但若因此引起大亂怎麼辦?”
“許多百姓是深受佛門影響的,尤其是一些邪教也打著釋家或道家名義網路教眾,已經形成自己的勢力,而藉此操縱漕運、販鹽諸事。”
“饒是負責收稅的西廠不也需要藉助許多民間勢力調查稅務嗎,這些民間勢力又有幾個不跟佛門道門扯上關係?”
而在張貴於制策司對一干制策大臣說起自己的想法後,袁可立就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且道:“所以,鄙人倒是擔憂,一旦開始整頓,只怕會牽動荷花帶動藕,造成民變來。”
張貴微微一笑,問道:“大冢宰是怕民變,還是覺得變法改制該到此為止,給不願接受新政的天下士大夫留一塊安身立命的淨土,給他們捲土重來的機會?”
袁可立被張貴問得似乎被揪住了肺腑,一時神色不自然起來,道:“吾不是此意,而是不知道該不該這麼做,國舅爺現在說了這麼一個理由,但吾覺得還不夠。”
“要怎麼才算夠?”
張貴問道。
袁可立道:“至少要到迫切之時。”
“迫切之時,的確更有整頓改制之動力,比如之前收復鹹州,設市易司發售茂山鐵礦股票,大家議定的很順利,就是因為迫切的需要茂山鐵礦的鐵礦來拯救工業司的鐵礦不足的問題。而現在,的確還沒有這種迫切之感。”
陳子壯這時也跟著說了一句。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執政者,該有長遠的計量。”
“現在是不迫切地需要讓更多的漢人百姓從佛寺道觀中出來,為大明的中興事業添磚加瓦,但真到需要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將來要維繫整個工業司有源源不斷的財富出現,要讓大明有茂山鐵礦這樣新的大礦產出現,就得先讓更多的百姓倚靠工業與礦業取利,倚靠新政取利,進而造成對工業發展與對外開礦迫切的需求!”
“不然,工業司遲早還會被取締,西山還是會從一個大量工坊集中的工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