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和尚乞丐去關外種土豆,當耕農!,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貴說著道:“這樣吧,以制策司名義向陛下請旨,就說天下的乞丐和化緣的和尚尼姑,朝廷不能不管,不能不讓他們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朝廷應該主動幫助他們,組織相應力量,幫助這些不願學技藝的和尚尼姑和乞丐去地廣人稀的地方重新獲得土地,直接參與農耕。”

“畢竟他們既然不願意做工學醫,那就只能務農,農為天下之本,歸根朔源,天下人皆是農民之子,務農是每個人都應該會的。”

張貴接著又道。

魏忠賢也跟著點首:“國舅爺說的是。應該幫助化緣與乞討者去地廣人稀的地方從事農耕,如此既是幫助他們過上正常人的日子,也利於社稷安穩。”

於是,沒多久之後,天啟就又下了一道旨,著民部增設養濟司,撫養救濟天下孤兒無業之人,包括沒有度牒的和尚和乞丐,這些人將由朝廷專門安排到關外等地廣人稀之地重新獲得謀生機會。

據大明官方報刊解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仁厚的天啟皇帝實質上見不得有子民窮的只能乞討。

當然,這實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流放方式,對那些想不勞而獲的人可以說是打擊很重。

這也沒辦法,朝廷與這些想躺平當鹹魚的人似乎天然存在著矛盾。

饒是張貴這個實際主持政務的人,也會在不經意間逼著依附他的官僚們,把天下的乞丐與化緣的和尚尼姑往關外趕,逼著這些人去種土豆挖土豆。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老天爺!您幹嘛非跟我焦大爺過不去啊!嗚嗚!”

焦安則因此直接丟了剛從一小乞丐手裡搶來的破碗,跪在地上,望著天,哭了起來。

因為他實在是沒想到,他會這麼慘。

他本來在武清侯府當著好好的家奴,還眼看著就要升為管事的一等家奴,結果卻發生了被遣散出府的事。

然後,他也就只能被迫去當和尚。

可他眼看著就在東寧伯爵府的家廟裡當上了每天管菜園子的和尚,總算又可以清閒安逸的過日子了,結果又遇到了整頓佛寺的事,使得他被迫直接選擇當乞丐。

沒辦法,焦安真不想靠自己的勞動去謀生。

從小的生活環境讓他認為靠自己手藝過活的人都是低賤的下等人,也最難獲得階級上的跨越,而唯有去與人打交道,想著不勞而獲,才會生活的更安逸,甚至可能有階層上的跨越。

在焦安看來,雖然當伺候權貴的奴才很低賤,但卻很容易靠著主子的餘蔭一飛沖天,男的至少能成為莊頭,漸漸有自己的田地,女的沒準還能直接成為姨娘,要是生了兒子,沒準將來還能母憑子貴做誥命。

所以,焦安真不相信勞動能致富,能跨越階層。

因而,焦安如今不能當家奴不能當和尚後,就只能來當乞丐。

畢竟現在只有當乞丐才能不勞而獲,對於他這個階層的人而言,才有機會接觸到豪門望族。

但是焦安傷心的是,現在乞丐也不準當了。

官衙會藉著幫助乞丐自力更生的名義,將乞丐送到關外去,送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去,說是讓其有田有地,以耕作為生。

焦安現在就被專門負責救濟乞丐的巡民御史給盯上了,而被官衙兵丁給勒令著即刻上車去關外,接受朝廷的幫助。

焦安是真不想去,他寧肯在京師城裡乞討一輩子。

但他知道自己拗不過朝廷官衙的人,也就在這時情緒崩潰。

“哭什麼!給你分田分地還不好?怎麼也比討口要飯要強吧,真不知道你們這些窮酸禿驢是怎麼想的!”

勒令他上騾車的官衙兵丁很不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