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著即拉出去梟首,以正綱紀!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著即拉出去梟首,以正綱紀!,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妃而引起的輿論壓力。
故而,在謝升這麼說後,韓爌就故作憤怒地道:“怎麼就不能行,李太妃有撫育陛下之德,難道陛下想盡點孝心還不行嗎?!”
“以貴妃之禮葬李太妃,已足以彰陛下之孝!然,禮怎能亂……”
謝升回答後就侃侃而談起來,開始從周禮談到歷朝歷代的例子,一句一句地駁斥著韓爌的話。
而韓爌也不像以往一樣沉默,故作激動地與謝升爭辯起來。
一時,也有其他文臣加入進來,針對該如何葬李康妃這件事吵得不可開交,且各個引經據典,彷佛這才關係到整個帝國的根本。
閣臣、六部堂官、御史、六科給事中各個都有自己的一番理論。
天啟很冷靜地看著這一切,也沒有阻止。
他甚至在笑。
因為他現在很願意看見這一幕,看見這些文臣大多隻把注意力放在針對葬李康妃的禮儀上。
也不知道爭了多久,天啟見還是沒有爭出個結論,便也故作開明道:
“既然諸卿商議不出一個統一的結論,那就讓更多的人參與討論,傳旨,著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太僕寺、太常寺、鴻臚寺、光祿寺等在京七品以上官和國子監監生,也參與廷議!”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要儘快議定出最適合太妃的葬禮出來,既要不損亂朝廷禮制,也要不墮朕孝心。至於太妃突遭橫死之事,下旨給國舅,著他儘快查出幕後主使。”
於是,在京更多的官員士子加入了進來,參與著這場大討論。
當然,這種討論,根本不可能指望一時半會能達成一致。
而在文臣們因為韓爌等刻意挑起禮儀之爭而紛紛加入禮儀大論戰時,張貴也接到了讓他來查李太妃突遭橫死真相的旨意。
自己查自己。
對於張貴而言,自然沒什麼難度,無非是要怎麼編而已。
張貴想了幾天,在確定了怎麼編後,就在天啟七年六月這一天午朝時,向天啟稟報道:“陛下!臣已查實,太妃雖慈善,但待下嚴了些,也就導致有宮人憤極之下,對其鎖脖且加金釵刺死!行兇者已經拘拿審訊,據初步審訊後得知,這些宮人雖對太妃有怨言,但敢做出這樣的事,是因為幕後有人挑唆,這幕後之人,臣還在查。”
天啟聽後道:“原來如此,朕就說太妃素來待皇后與朕甚是慈愛,卻為何遭此橫禍,原來是底下人作惡!”
“陛下!太妃雖慈愛,然現在國舅既已查明,太妃橫死與其待下太嚴有關,足見其非大德者也,故臣認為,仍不能以太后之禮下葬!”
謝升這時則趁此機會繼續為自己在如何下葬李康妃的事上說了起來。
韓爌看向謝升,問道:“倒要請教劉公,太妃怎麼就是非大德者了?”
謝升呵呵冷笑:“現在太妃突遭橫死,真相已經大白,是其底下宮人所為,緣由是太妃待底下人太嚴,說得不好聽點,就是不仁!”
韓爌暗自得意,故意問著謝升:“這麼說,劉公是相信這真相了?”
謝升心裡一緊:“什麼意思,難道這韓爌的意思是,自己若不相信,就不足以證明李康妃不仁,然後就不能阻止陛下對其以太后之禮下葬?”
謝升突然意識到自己被韓爌帶坑裡了,一時只得回道:“當然!”
韓爌因此道:“既如此,陛下,臣輸了,臣沒有辯贏謝公!”
“謝公,你贏了!”
“我贏了嗎?可為什麼我突然一點高興的感覺都沒有?”
謝升心裡暗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