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著即拉出去梟首,以正綱紀!,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爌人精似的,豈會猜不到李康妃突遭橫死是與張貴有關?

但他更清楚皇帝的意思,也知道這個時候只有死不承認皇后和李康妃有矛盾,才能讓皇帝滿意,便也就如此說了起來。

陳子壯也是此意,他不願意讓天下人覺得,支援改革的皇帝陛下,其後宮竟然不和。

孫承宗也清楚,且知道這裡面的水深的很,也知道李康妃的死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在背後的人肯定要實力有實力,要勢力有勢力,不然,這些人不可能吃飽了沒事幹,來謀害皇帝的養母,甚至這裡面只怕就有皇帝自己的意思,只是皇帝自己不好直接出面而已。

因而,孫承宗也不願意讓天下人覺得自己的皇帝學生會有不容自己養母的心思,更不願意讓天下人知道皇帝的後宮不和。

所以,孫承宗也跟著否決陳煊的提法。

不然還能怎麼辦,總不能為了一個李康妃,真的要跟張貴和皇帝掀桌子吧?

天啟這時也沉下臉來,看著陳煊:“諸卿說的極是!陳煊,你雖是給諫,卻如此汙衊朕的養母和中宮,朕身為人子,豈能饒你!而你身為臣子,又豈能忤逆中宮!”

“傳旨!陳煊不忠不孝,對先帝大不敬,對朕大不敬,著即拉出去梟首,以正綱紀!”

天啟因此吩咐道。

陳煊怔了片刻。

他是因為跟著劉若宰一起逼過宮而擔心被查出來早晚要被治罪,才在得知李康妃突遭橫死後,於今日廷議上,壯著膽子說出了自己臆測的真相,即李康妃突遭橫死與張貴有關。

這對於他而言,也算是冒死求生之法。

但陳煊失望的是,皇帝沒有因為李康妃突遭橫死,而選擇相信他,反而是相信了,執意認為皇后和太妃皆賢淑有德,故而李康妃突遭橫死與皇后及其族人無關的官員們。

陳煊更失望的是,連孫承宗這些人也持此論,非要強行認為皇后和李康妃沒有矛盾。

陳煊因此在被拖下去時,就大喊道:“你們這些奸臣!你們全是奸臣!”

唰!

沒多久,陳煊即被梟首。

而此時,天啟也在朝堂上繼續不容置疑地言道:“朕再說一次!康妃李氏,如元輔與先生等愛卿所言,慈愛仁善,不可能有謀亂朝政之行為。而中宮也賢淑有德,也不可能有容其弟除一無權無實的太妃!所以,這事就到此為止,再有妄議康妃李氏與中宮不睦,而意在說先帝與朕昏聵,不配為君。且意欲以妖言惑亂天下者,皆斬!”

“臣等遵旨!”

眾大臣也就因此回答了一句。

“接下來繼續議太妃葬禮一事。”

天啟因此說道。

韓爌這時候站出來道:“陛下,李太妃對陛下有撫養之德,故臣認為,當以太后禮葬之。”

韓爌這語一出,滿朝譁然。

對於許多注重禮儀制度的文臣們而言,韓爌這種行為簡直是諂媚事君到了極點。

身為首輔,竟然為了讓皇帝滿意,不惜建言以太后之禮葬李氏。

可關鍵是,李氏連一個皇后都沒掙上呢。

何況,李氏在移宮一桉中的表現也很不好,且素來也有類若鄭貴妃驕狂跋扈的傳聞。

所以,此時,謝升就站出來反對道:“陛下!臣認為元輔所言不妥,李太妃在先帝時,不過一選侍,無皇后之封,即便是陛下即位後,也未得太后之封,不當以太后禮葬之,而當以貴妃禮葬之!”

其實,韓爌是故意這麼提議的,他就是要讓群臣們把注意點從李太妃突遭橫死這件事上轉移到針對如何葬李太妃這件事上來,讓這些大多善空談而不善時務圍繞著禮儀的事吵起來,這樣,就能卸去皇帝默許張貴唆使他人暗殺李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