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科舉改制,士族流放關外後,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式。”

“但是,這個改制,也足夠震動天下,顛覆了天下只重道德文章計程車風!”

“恐這天下只想滿口聖人言,人人為聖人的儒生們,為此大為不滿!”

“畢竟這意味著,他們想僅憑空談幾句道德,就能成為人上人,就能讓天下庶人心甘情願地為他們驅使,就能握有封疆牧民之權的他們的日子將會一去不復返,乃至不但當官後要受考成法的壓迫,當官前也得受各類學問考驗的苦。”

首輔韓爌這時說了起來。

“這也沒辦法,大明現在需要的是對外擴張,而不是像以前向內收斂,需要的也就不只是按部就班的循吏和空談心性的清流,而是上馬可治軍、下馬可治民,能於萬里外的疆場獨當一面,也能在紛繁複雜的朝堂上有明斷卓識的能臣。”

“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要裝著天下興亡事,而不是隻追求獨善其身的人。”

張貴言道。

其他人中,陳子壯也跟著言道:“此言沒錯。大明的確到了該改這科舉之制的時候,否則,就只能繼續眼睜睜地看著大明在中興之後再次進入暮氣。”

袁可立等也點頭表示贊成。

於是,禮部尚書陳子壯便在接下來按照張貴的授意,著手主持科舉改制。

這次科舉改制對於大明而言,應該說對於整個華夏而言,的確是一次開創性的試探。

因為按照原有歷史,華夏的歷史趨勢是要趨於保守的,思想上越來越僵化,表現就是科舉越發只是注重束縛讀書人的思想,進而達到漢人更加愚昧保守的目的,等到最後不僅僅是被統治者,統治階層也保守愚昧到不知革新。

直到最後,連皇帝都以循規蹈矩為榮。

譬如歷史上鴉片戰爭前夕的嘉慶皇帝,明明其所在社會已經是君權專制達到巔峰,但他只知道重複前面皇帝的一系列動作,乃至把自己的個性也磨滅掉。

如他本不喜歡圍獵,但因為乾隆常常圍獵,也就跟著定期組織圍獵活動,而說是自己也不敢忘祖宗本分,這樣的皇帝,連自己的個性都要磨滅,更別提去激化天下人的個性了。

現在張貴等變法派大臣基於政治和經濟利益需求,興起的科舉改制,算是在扭轉這種趨勢。

這也算是華夏還是在一個漢家王朝統治時的一次軌道變更。

也只有在統治者的民族成分還是主體民族的漢家王朝,才有這麼一次明顯要更正漢家文明更加死氣沉沉的努力,而不用考慮別的利益。

如隆萬時期,一些有社會責任感和利益需求與主體民族的利益需求一致的統治者們,開始大膽開關一樣。

如今,張貴和天啟這些人,也在繼續這麼努力地去更正漢家文明的發展軌道,而不使其進入暮氣,進而被西方超過。

在張貴這些變法派大臣開始著手科舉改制時,冒起宗和他的九族也正在流放的路上。

看著關外白茫茫的大地,再一想到自己家鄉的溫暖富庶,冒起宗和他的九族心情自然不是很好。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此時被流放,於國於民族而言卻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將來因此,大明哪怕亡了,也無人不敢承認這裡不是漢家之地。

“闢疆兄!”

而就在冒起宗和他的九族到了流放地後,張溥的聲音也突然出現在了這裡。

沒錯,冒起宗和他的九族皆流放到了和張溥一樣的地方。

張溥因而興奮地走了來,要向他的好友,冒起宗之子,冒闢疆敘敘舊,而他背後正跟著幾個挺著大肚子的當地壯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