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科舉改制,士族流放關外後,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科考試?”

制策司,在張貴與天啟達成一致,而來制策司向陳子壯等變法派大臣,談及科舉改制時,陳子壯等也就齊聲問了一句。

張貴言道:“沒錯,官員專業化得是我們接下來改制的方向。而專業化的基礎就是科舉要分科。”

“當然,至於需要統籌軍政的大員還是需要熟稔各類政務的,而這也不必擔心,大可在中進士後,在資政學堂進行綜合培訓就行。何況,分科考試,也能夠一開始就辨識出通才、偏才。”

袁可立接著先點了點頭,問道:“國舅爺的分科可是要從科舉開始便能選到將來善治水、善理財、善斷桉的官,使術業有專攻?”

“正是這個道理!”

“如今的舉業,只是替聖人言,這樣的考試,根本看不到舉子的思想,舉子擅長什麼,而要使我們的改制繼續下去,真正讓全天下人都接受漢貴夷賤的思想,就得從根子上,甄別出未入仕者的思想。”

“畢竟,要達成富國惠民的目標,靠我們幾個人的堅持是不行的。”

張貴進一步闡述道。

陳子壯這時先點首道:“是這個道理!朝廷選官本就不應該只是為了使士子疲於求功名之事,而不令其成器,有貢獻於社稷!”

“以鄙人愚見,我們眼下的舉業,本質上就是在愚天下之士!是愚天下之民的延伸。因而使得士子只知空談心性,而只有呆氣。而民只知耕織謀財,不知思考。們心自問,我們現在需要這樣的漢人嗎?”

“自然不需要!我們現在需要漢人重複漢唐之風,可一漢當五胡,這樣才能更利於取天下之利,以饗大明漢民!”

張貴接了一句,說出了不再愚天下漢民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利用民族情結,策動天下所有漢人,共同奪取全球的利益!

“問題是怎麼分科?”

袁可立問道。

張貴看向他道:“史學自然是考的,不知本民族之史,又怎麼愛本族之人呢?”

“有理!”

眾人點首。

張貴繼續道:“文章自然還是要會的!但不能只是闡發聖人之言,而是要他們闡發自己的想法,進而能透過文章識其才思。但只考文章亦不夠,閱讀理解他人文章詩詞的能力也是要有的,故當出些古聖賢之文章詩詞考一考;如此,綜合而言,不如就叫做國文一科,考其用文章表達與閱讀他人文章詩詞的能力。”

“相當於讓天下士人不只做一位聖賢的門人,倒也能使我漢家讀書人中少些呆子。”

陳子壯笑著說了起來。

其他人也跟著點首:“有理。”

張貴接著道:“史學、國文之外,還得加一算學,便於知曉誰善理清天下事,也能使天下人學會務實求是。”

“很是!”

眾人皆沒有反對。

因為同徐光啟主動翻譯《幾何原本》一樣,這個時代願意變法的開明士大夫,對數學其實並不排斥,甚至也很推崇。

“這三門為主科,舉業者皆需參考。另外再設刑律、天文、地理、物理、化工、水利、軍事等科,舉業者可任選其中兩門,以做選科。故而,舉業者需要考五科,主考者根據舉業者五科總成績排出名次來。”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張貴回道。

“這樣的話,豈不是文武兩試也可合二為一?”

盧象升問道。

張貴點頭:“自然是可以的。”

“國舅爺此時所謂的這個分科而考,的確算是一改昔日舉業只照朱子之言,論聖人言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