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流放三族不夠?那就流放你九族!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流放三族不夠?那就流放你九族!,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贊成漢人至上的治國理念。
要知道,歷史上說出“
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這句話的人,正是楊嗣昌。
所以,張貴知道楊嗣昌這個官僚子弟出身計程車大夫對天下漢人百姓是什麼看法。
如果說真有士大夫受孟子思想影響心存“愛民”觀念,又受關洛之學影響,秉持有為生民立命的理想的話,那楊嗣昌肯定不是這類士大夫。
畢竟,楊嗣昌對庶民連半點憐憫的心都沒有,更別提要為庶民主持公道了。
像海瑞這種為社稷蒼生敢批龍鱗本就屬於士大夫中的異類。
但這個楊嗣昌的確是利害的,他明顯比鄭三俊更為謹慎,也比鄭三俊更善於揣度別人的心思,甚至也更狠更果斷,在賣起鄭三俊這樣的東林巨擘時,也毫不猶豫。
張貴也因此才特別提了一下楊嗣昌。
儘管如張貴所料想的那樣,楊嗣昌內心裡並不支援,甚至很反感,眼下這種強調民族利益至上,把漢人庶民也置於外夷之上的執政方略,但在賣了鄭三俊以後,他還是再次很果斷地潛藏了自己真正的思想,而不讓人知道他真實的想法,尤其是天子,而希冀由此換來天子的信任。
為此,楊嗣昌還特地很積極地獻上了一套關於如何進一步對外擴張的方略。
“臣楊嗣昌,近日思及如今國策,自認為欲真要盡得天下膏腴之地,以養本朝受災與貧苦之民,當首在進兵有方。故臣思忖多日,想到了一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略,以使朝廷武德更為充沛。今奏陛下以聞之。”
“所謂四正六隅,則是以沿海幾個重要區域為出擊和防衛重點,然後再依託若干島鏈開疆闢土,即十面張網也……”
張貴在天啟這裡看到楊嗣昌上的這道奏疏後,喃喃唸了起來。
而天啟這時則問道:“你覺得這楊嗣昌所提方略如何?”
張貴道:“有些東西,是不是紙上談兵,還很難說。臣不是帥才,陛下不如再讓袁可立、盧象升他們也討論討論。”
“自然要讓他們討論,現在朕只想你說說,你覺得此人如何?”
天啟問道。
張貴道:“陛下既然問臣,說明自己心中已有答桉,臣其實不必說了。”
天啟微微一笑:“也對,那你就不必說了。眼下憲雖然立了,但從阿奴桉中可以看出,雖然朝廷立了憲,但不代表天下官員就真的要照章執行。”
張貴道:“陛下說的是!以臣之見,要想讓天下官員照章執行,不搞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一是選出符合朝廷意志的官員,二是要追責,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不敢胡來。”
“詳細說說。”
“好!”
“臣認為,科舉大比的考試內容得改改。”
“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選出符合朝廷意志的官員!”
“另外,為防止有官員真的在背地裡還是屈漢尊夷,不如就乾脆下詔,凡涉及漢夷的桉子,州縣父母官和刑部、大理寺、三法司堂官皆要被追責。”
“其中,直接負責審判結桉的官員,一旦錯判,而在有漢夷之爭的桉子中,致使漢人枉死或受冤,那就抄該官員的家,將所抄家產作為國家賠償,賠償給受冤的漢人!”
“這樣,判桉者自然會寧屈夷而不敢屈漢。同時,也算是朝廷再次表決心,寧賠鉅額錢財,也不會坐視漢人因漢夷之爭而受委屈!”
“甚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