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六鎮總兵上疏,治以謀反之罪!,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之琮勐把桌子一拍,叱喝道:“你們大膽,竟敢這樣威脅本院!”

張雄聽後持刀走近問道:“這麼說,中丞是不願與我們一起舉兵以清君側了?”

“倒也不是!”

郭之琮果斷秒慫,道:“朝中如今的確有奸臣,要清君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草率,九邊可只是你們一鎮起兵?”

“自然不是,大同、延綏、固原、寧夏、山西五鎮也會起兵。”

王承允回道。

郭之琮聽後道:“看來只薊鎮與遼鎮、甘肅三鎮未參與。”

“甘肅太遠,沒聯絡,薊鎮和遼鎮皆是他張國舅自己人,自然不會清君側。”

張雄回道。

“這次朝廷改革衛所制,廢軍戶,誠然傷及到了你們根本,奪了你們役使軍戶之權。你們六鎮起兵欲清君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們可有想過一旦兵敗的後果?”

郭之琮詢問道。

王承允道:“豈能未深思熟慮?朝廷兵馬無非集中在薊遼與京畿,我們清君側,打下京師確實很難,但如今朝廷銳意革新的根源其實不在京師,而在西山,以及在西山工業司名下的工廠作坊,那上百萬工匠與百姓。西山那些人本是流民,只是被張國舅這個奸臣給變成了逼迫朝廷改革的鞭子。我們只要屠掉西山那些人,朝廷就沒有了變法改革的鞭子,也就沒有了動力。”

“正是這個道理。這些流民本就是多餘之人,就該全部殺掉,而不使之成為朝廷負擔。”

張雄跟著附和起來。

王承允繼續道:“另外,除了屠戮西山,我六鎮兵馬一旦棄守邊鎮,就能南下如韃子一樣,屠掠關內百姓,亦如安史之亂之事,使朝廷疲於應付,將來待我們殺得天下生民大減,朝廷又不能聚殲我們時,自會招安我們。到時候,我們依然能為國守邊。而朝廷則因為生民大減,自不必再需要改革而養更多生民,只怕光是為休養生息都得花費十年以上的光陰。”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或許待我六鎮兵馬大亂關內後,韃子也會再次入關搶掠,到時候朝廷只怕會對自己如今的行為感到更加後悔。”

張雄笑著說道。

郭之琮聽後點了點頭,又道:“話雖如此說,但你們可想過,朝廷是不是早就也預料到了這一步,且有所應對?”

“哪裡管得了這麼多!”

王承允回了一句,道:“不管怎樣,我們都不願意如魚肉一樣任其宰割!真要是隻靠餉銀和養廉銀過日子,誰他孃的還願意在這苦寒之地替他朱家守關!”

“這樣吧,你們六鎮總兵和我們幾個巡撫先上一道本,反對朝廷壞祖制,而撤衛所廢軍戶。朝廷自然明白我們的言外之意,如果他們就此不再堅持這樣做,自不必冒著九族之禍去與之刀兵相見,如果他們堅持,再像關內百姓舉起你們的屠刀也不遲。”

“畢竟直接興兵關內,到底會令你們武夫將來的權力更加受限。要知道,五代之亂就是因你們武將亂來導致,結果天下人莫不視武將主政為大忌!現在你們貿然為之,只會讓將來武將的日子更加難過。我們畢竟不是韃子,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做冒天下之大不韙事。”

郭之琮道。

王承允聽後想了想道:“反正等其餘五鎮兵馬到達宣府也需要時間,可以先上道本。朝廷若就此放棄撤衛所廢軍戶之想法,自然皆大歡喜!”

因天啟和他的寵臣們決定要撤衛所而廢軍戶,對大明軍制進行改革,故而一時間也就使得九邊戰雲密佈。

大明帝國邊軍中許多高階官將開始有了反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