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若不願意,就當成奸臣同黨,一併誅殺!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二章 若不願意,就當成奸臣同黨,一併誅殺!,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貴看著這些沉默著的制策司大臣們道:“誠然,這會讓很多權貴豪紳和衛所軍官們不能接受,但不如此,不足以讓大明中興。陛下所言的與漢人共天下不能只是說說那麼簡單,是要下大決心的。這也不是大發善心,是國家到了這一步,的確需要更正世風,借解救更多庶民的名義加強朝廷對控制和排程天下人力與財力的能力!”
“大明是大一統的集權王朝,不是諸侯世家分治而名統實不統的分封之朝。故而,天下之財由其分配,那天下之蒼生也得由其養育和分配,並承擔國家興衰的責任。而權貴豪紳不能佔據人力與財力以自用,卻又不承擔興衰的責任。”
張貴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陳子壯先長嘆一聲,道:“天下之財已盡流到朝廷手中,的確是當由朝廷負責養天下蒼生。蓄漢人為奴的確不合時宜。說到底,天下漢人那都是朝廷的人,用朝廷的人,應該花錢僱傭才是。朝廷也需要能夠組織起更多的人力去強國富民。臣附議國舅爺所言。”
“臣也附議。如國舅爺所言,現在需要朝廷下大決心,把人力集中起來,由朝廷使用,而不是作為維持豪紳大族奢靡生活的資源。”
袁可立也附和起來,對於他而言,工業司如果因為人力資源不足導致鐵礦減少,進而導致工業司不能維持,那就意味著他們主持的變法會全方面失敗。
這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也願意接受改革軍制,給軍戶以自由,並禁止蓄漢人為奴。
其他制策司大臣都紛紛表示同意。
因為大明現在也不得不做這樣的選擇。
除非倒退回去,放棄工業司,放棄變法改革,用屠殺的方式減少人口數量。
所以,制策司的變法派官員都不得不贊成。
天啟也沒有否定,也道:“那就由兵部和戶部上題本,到時候推行此事。”
“遵旨!”
於是,接下來不久,改革衛所制和禁止蓄奴以及規範收養子女的制度條例就陸續頒佈了出來。
一時間,朝野譁然。
“又是改制!朝廷是打算在改制的路上不消停嗎?!如今執政者,怎麼就這麼愛折騰!”
宣府總兵王承允在透過邸報看到詔旨後,就不由得低聲抱怨起來。
這也正常,改革這種事總會傷及一部分人的利益。
而改衛所制無疑就損害到了王承允這些邊鎮軍官的利益。
雖然他擔任的是營兵軍官,但是靠承襲衛所官職而升為營兵官將的。
對於王承允而言,改革衛所制,不再設立軍戶,就等於讓他承認他不再合法奴役名下軍戶。
這自然是他不能接受的。
參將張雄也頗為不滿地道:“說到底還是如今陛下想中興,乃至有恢復漢唐一樣的偉業之故。所以才會搞這麼一系列的改革。先是奪天下之利,如今就是奪天下之人了。他這是對軍戶只為我們所役使而不滿了!”
“你說的沒錯,正因為他想中興,才導致如今遼東那邊祖氏等將門皆被誅了九族,不准他們養寇自重。如今又要改革衛所制,廢軍戶制,連帶著把醫戶、賤籍制這些也廢了,擺明了是想讓更多的人為他的中興大業出力。”
王承允附和起來,就惱怒不已地道:“怎麼就攤到這麼一位銳意革新的皇帝!垂拱而治,做他的守成之君,不好嗎?!”
一個儒家文明統治的王朝,到中後期,其統治階級整體上是缺乏進取心的,即便是武將也缺乏建功立業的動力。
因為他們的共同身份都是地主。
地主到後期都會缺乏進取的動力。
所以,哪怕是個別皇帝想銳意進取,也會得不到太多支持者。
王承允和張雄現在也這樣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