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父慈子孝,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李善長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深以為然。他與劉伯溫鬥了半輩子,雖然政見不同,但對於青田先生,他打心眼裡還是佩服的。
憑著劉伯溫的功勞,在中書省做個丞相,那是綽綽有餘的。他李善長能做的,劉伯溫也一樣能做到,對皇帝來說真的沒什麼區別。
落了一子,朱元璋老神道:“可朕今兒要說,你對大明最大的功勞,就是為我朱家培養了一位嗣君。”
在朱元璋看來,天子是要有天命的,拿他自己來說,一個放牛娃,要飯的和尚,能掃滅群雄,開創一朝,就是天命所歸。
大明能得到傳國玉璽,證明大明皇朝是天命所屬。而朱雄英能有機緣得到,也必然是上天所眷顧的。
在開國之初,朱元璋就親定了《祖訓錄》,立嫡立長,朱雄英是嫡且長,又為國家建立了軍功和殊勳,晉為太孫,理所應當。
提到朱雄英,他最得意的關門弟子,李善長會心一笑。笑著回道:“虞王英明睿智,頭角崢嶸,陛下有個好孫子啊!”
老實說,李善長在朱雄英身上,真是沒花太多心思。這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朱雄英太聰明,少年老成,舉一反三。
不到三年,就將他一身的權謀之術都學了去。如果,不是為了磨他的性子,李善長早就上本,讓虞王出師了。
“這兩年看他辦差,處處驚人。老臣都有些恍惚了,他這般手段的人,竟然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
哈哈,指了指李善長,朱元璋笑道:“善長知我心矣!”
如果,他不是咱的長孫,太子的長子。這般妖孽的少年人,朱元璋的反應就不是在這裡坐著聊天了,而是親自操刀,幹掉他,以絕後患。
“朕知道,太子並沒有將全部的內情上報,這是他的一片孝心。”
“錦衣衛,辦事是越來越沒譜兒了。潭王的事竟然辦成了這樣,是該整頓一下了!”
說到這,朱元璋突然異想,如果將錦衣衛交給朱雄英,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呢!反正他的三護衛一直都沒著落,所幸把錦衣衛交給他。
還能改改風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滌盪一下風氣。再這麼搞下去,除了遣散,真是沒什麼法子了。
李善長倒是覺得無所謂,不管是酷吏衙門,還是軍衛,關鍵還是看在誰手裡,怎麼用。虞王“手腳”利落,管教他們正合事宜。
是以,隨聲附和:“陛下是一片舐犢之情。老臣以為可聖心獨運,予取予奪皆在陛下一念之間,臣工們必然欣然景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