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南宮,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元年,朱標被冊為儲君時,鑑於歷代儲君不穩的教訓,皇帝下旨,東宮的屬官一律由重臣兼任。到了朱雄英這輩,皇帝又把規矩變了回來。
朱雄英的宮殿在武英殿之南,故而改稱為南宮。而南宮的一應制度,皆仿照東宮建制,官秩低一級,皆由太子審報,御批之後轉吏部、兵部正式發文。
像徐允恭、鐵鉉等老人,哪怕在外任,也要授予南宮的緊要職銜。而為了撫慰那些與李善長一起默默支援他的老臣,南宮還錄用了一批勳貴子弟。
武定侯郭英家-郭鑰、郭銓、郭錡;鞏昌侯郭振及其胞弟郭宗、郭官僧;滎陽侯鄭遇春家的四子-鄭璉、少子鄭璠;延安侯唐勝宗-少子唐敬遠。
南雄侯趙庸-少子趙破虜;宜春侯黃彬次子-黃威;.....,河南侯陸聚三子-陸廉,以及朱雄英最不想看見的-臨安公主的兩個兒子-李芳、李茂。
忙了一上午,將東宮分過來的本章都批完後,朱雄英在武德殿召見了劉璟引來的諸勳貴子弟。
“殿下,這些人都是諸府中年少的公子,有剛剛入仕,有的還沒有。”
“德行、才能,額,還是可圈可點的,對南宮的忠心也沒的說。”
劉璟明擺著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別人就不說,唐敬遠是什麼德性,朱雄英可是親眼見過的。而唐三在他們中,不算最壞的,也不算最好的,由此可見這些都是紈絝。
可也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劉璟身上,參考的範圍有限,在歪瓜裂棗裡,選取賢良,這還真是難為他了。
將手邊的涼茶推給,苦大仇深,一點喜色都沒有的劉璟,淡淡笑道:“仲璟,辛苦了!”
說完這話,朱雄英拿起本章,來到階下坐了下來,還招手示意,諸位“賢良”可以上前席地而坐,不需要拘泥於禮數。
“你們當中,有些與孤熟識,有些是初次見面。孤的行事作風,你們也該有所耳聞。”
“其實,背地裡罵孤的,未必比罵你們敗家子的少。咱們之間,也算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了。”
呵呵,諸紈絝都是市面上的小太爺,板著臉跪了半天了,心裡早及叫苦連天了。可太孫這三言兩語,大夥就都笑開了顏。尤其是他那兩位“奇葩的表哥”,笑的大牙都收不住了。
他們的老子都是開國功臣,而且與朱雄英的老師相交莫逆,又曾在朝中力挺朱雄英上位。是有香火情的,說是自己人,也毫不為過。與他們,有些話,還是早點說清楚的好。
如果,他們的志向,就是想混吃等死,等將來繼承一部分家業,安安穩穩的過下半生。那沒說的,每人賞銀一千,現在就可以離開南宮,日後有什麼困難,也可遞牌子進來。
等了半天,見沒人有反應,朱雄英點了點頭,他們這裡面除了鞏昌侯郭振、李芳、李茂,其他都是家中庶子,官職爵位,沒有一樣能落到他們的頭上。
將來,也就只有指著他們的兄長,在分家產的時候,能估計手足之情,賞個仨瓜倆棗。劉璟是聰明人,從他挑人的手段就看出來,除了與南宮淵源頗深的郭家、李家,其他都是庶子。
“好,既然大夥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咱們就可以繼續談下去了。”
鐵肩擔道義,精忠保河山。掄圓了膀子,扯著膀子高呼:弟兄們,給我上。那不是朱雄英的作風,也有違他為人處世的原則。
朱雄英必須要恭喜他們,相比於父輩們宵衣旰食,臥雪爬冰,隨時可能被元廷或各路義軍圍殺,提心吊膽的日子,他們要擁有起點要高的多。
大明朝如初生的朝陽般攀升,無論是做文官,還是當武將,他們有路可以走,也有強大的帝國可以依賴,在南宮麾下效力,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不要以為孤在跟你們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