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永遠的唯一!,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昔日扁鵲見蔡桓公,幾次說到他的病。病在在腠理,不治將恐深。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三者,皆可治。可病入骨髓,便無藥可醫了。
秦王是他叔父,是他的至親,朱雄英比徐允恭更不願意,與之為難。但如入恆公一般,盡肆其欲,將來免不了要招致大禍,更有可能身死魂消,為天下笑。
“江南的花鼓聞名遐邇,很多年前,本王就聽過一首。”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來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老百姓為什麼要傳唱這種童謠,就是因為勳貴不法,逼著他們賣田土,賣兒賣女,活不下去。
連大明的龍興之地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的地方了。聖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皇帝要滌盪天下計程車氣、名心,首先就要從齊家開始。
“前元為什麼亡了?除了數不清的苛捐雜稅外,就是因為宗室、勳貴不法害民、互相傾軋。”
“前車之鑑,猶言在耳!咱們要是不吸取教訓,被攆到草原上的前元餘孽,就是我們的明天。”
一想到明末,起義軍每攻克城池,首先搶殺的就是宗室的慘狀,朱雄英就忍不住掐自己的大腿。
吃人家小米,還人高粱能行麼?明宗室嗨的有高,死就有多慘,朱家的子弟都成了待宰的羔羊。拿福王朱常洵來說,福沒享到,反而變成了一道菜。
想到這,朱雄英又在心裡改了口:不,或許比他們更慘!所以,我們要在西安百姓罵朱家祖宗十八代之前,好好規勸我二叔。
“忠孝,忠孝!本王不能因為叔侄之義,將辜負了皇恩,辜負了天下百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朱雄英當得了這個親王,就不怕人云亦云的孝悌。再說,論孝也是跟皇帝、太子,他朱樉還不夠格。
至於說徐允恭的為難,在君臣大義,天下福澤面前,自然也是不在話下。他這個親王都不怕,徐允恭還有什麼理由不盡心力呢!
“是,殿下教訓是,臣偏狹了!”
瞧著徐允恭認真的表情,朱雄英微微一笑,端起碗與其碰了一下。
“徐將軍,這就對了!本王可以明確告訴將軍,你做了人生中最正確的一次選擇。”
朱雄英甚愛徐允恭,英姿非凡,有才氣。他眼饞這位中山王的長子,不是一天兩天。
可在馴服這匹“烈馬”之前,他得讓徐允恭明白,什麼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從他接到聖旨那一刻,他頭上的天,就只有朱雄英一個,而且是永遠的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