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永遠的唯一!,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朱元璋苦心為孫子鋪路的時候,長江上飄著一支規模不大的漕糧艦隊,自東向西,逆流而上。是的,這支艦隊載的就是朱雄英一行人。
皇子親王出行,大多都是旌旗蔽空,甲士鼓樂前撲後擁,黃土墊道,淨水潑街,車駕擁堵於路。
而虞王呢,比他的叔叔們強多了,真真正正做到了不擾民,頗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意味。
此刻的他們,正享受著鮮美的魚鍋,奶白奶白的湯,刀鱭魚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加上各種配菜,著實能滿足人的口腹之慾。
鐵鉉還吟了一首宋代名士-劉宰的詩:肩聳乍驚雷,腮紅新出水,以薑桂椒,末熟香浮鼻。
“鼎石,你這酸腐的毛病又犯了吧!”
“還是說,你也想學學胡惟庸,當宰相啊!”
常森就是個壞種,吃也堵不住他的嘴。這不,拿著胡惟庸靠著給皇帝、李善長做河豚,取悅於上的卑劣手段,調笑鐵鉉呢!
不過,這也是常事,朱雄英早就見慣不慣了。他與鐵鉉是布衣之交,連帶著常森也與其成了一對損友,見面不鬥嘴,怕是渾身都不自在。
“常三啊!你就噴毒吧!”
“來,某與你鏖戰一番,誰先倒了,就替大夥洗襪子。”,說著,就拿起了酒罈,很是豪邁的與常森拼起了酒。
早在洪武十三年,皇帝廢除丞相制時,就有過明詔:有敢奏立丞相者,殺無赦。要不是他與常森熟絡,知道他是個有嘴無心之人,鐵鉉非“放大招”噴死他不可。
當然,鐵鉉也清楚的很,常森這也是為了緩和氣氛。左軍都督府僉事-徐允恭自打加入他們,臉上就沒有過笑模樣。
“來來來,徐將軍,一起一起!”,以酒蓋臉的鐵鉉,還拉了一把徐允恭。
這也不能怪人家,虞王這次可是把徐允恭的好事給耽擱了。本來,他是上了本章,請辭都督府僉事,效仿其父的故事,到北平戍邊的。
是,徐允恭不想靠著父輩的蒙蔭為官,想靠著一刀一槍,實實在在的軍功立足朝堂。現在,志向泡水了不說,還得跟虞王當跟班。
不是徐允恭清高,而是他爹臨終的時候說過,徐家的子弟不可自持功勞,親戚之義。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他們的頭上只能有皇帝這一片天。
“殿下,微臣敬您一杯!”,死人臉-宋忠,還適時的靠過來,敬了一杯酒。
上船之前,宋忠從蔣瓛那弄來一份扎子,裡面清楚的寫著,徐允恭與燕王棣不睦!這挺有意思的,一面要去北平服役,一面又與當地的藩王,他的姐夫不和!
可能有人會認為,徐允恭在演戲,是做給人看的,時刻守著“外臣不結交藩王”的本分。可朱雄英知道,徐允恭與燕王之間是有著很深芥蒂的。
他是個難得帥才,驍勇有謀,稍加歷練,絕對可與藍玉比肩。為將來計,朱雄英必須得挖這個牆角。
“宋忠,咱們這些人裡,你最辛苦,是該犒勞一杯。”
“微臣就是一塊磚,只要殿下需要,放哪兒都是可以的。”
二人這啞謎可是有原由的,宋忠是錦衣衛出身,盯人是本事,讓他盯著徐允恭,觀察一番,再合適不過了。
與朱元璋一樣,朱雄英也是個疑心頗重的人。再引為心腹之前,總是需要考察的。
和宋忠滿飲了三杯,將徐允恭叫到身邊,明知故問的朱雄英,笑著問他,為什麼不開顏,是不是酒菜不和胃口。
而徐允恭,卻怏怏著臉,拱手敘說,少時他與秦王一同求學,總角之交,交情深篤。現在要他隨虞王去查自己的好友,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唉,“將軍之意,本王感同身受。可有病就得治,諱疾忌醫,是要出亂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