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逃不掉的宿命,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都尉-李祺,便依照遺囑飛報京畿和西安。應天比西安近多了,想來陛下早以經知曉。
李善長是大明的相公,開國功臣,教過太子、更是太孫的授業之師,朝廷有相應的典制,皇帝是不會虧待他的。
而朱雄英要在西安主持移民充邊,顯然是不能參加老師的葬禮了,而且以君赴臣之喪,也不符合規矩。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從其遺願,徹查周王與馮勝因私結黨之事。為了表達自己的哀思,朱雄英還親筆寫了一篇祭文,命李佑帶到其墳前宣讀,燒給老師。
打發了李佑,悲從心生的朱雄英,抹去了眼見的淚水,隨即下令:三日不接外臣奏事,行宮食素七日,設靈牌於西殿,他要遙祭自己的老師。
設立靈堂祭祀李善長是人之常情,可從皇帝的必殺名單中搶人,可不是聰明人該有的做法。常森不得不提醒自家外甥,朱允炆都知道拍皇帝的馬屁,太孫這麼做,何其不智?
更何況,他們馮家並不是南宮一系的人,對南宮的過去、現在乃至將來,可都沒什麼價值,犯不著為他們犯顏。
對於常森來說,太孫幹什麼都行,只要是外甥需要的,他都可以充任急先鋒。因為他答應過自己的姐姐,全力以赴保著朱雄英一輩子平安、喜樂,乃至登基稱帝。
“舅舅,打仗的時候,你可是個勇者。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逃是逃不掉的。”
“況且,周王的操守還算可以,孤也不相信他能幹出這樣的事來?”
更何況,事情遠遠比已知的要複雜,馮勝一死,馮氏一系的人及周王都會受到株連。也許不比當年的胡惟庸案牽連的人少,又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人喪命。
朱雄英不是聖人,不敢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要這麼多人死,對大明真的好嗎?他太知道了,靖難之時,朱棣趁著朝無柱國,是怎麼篡國稱帝的。
稱帝后,還將茅大芳五十六歲的妻子充為官妓,侮辱致死不說,還下旨說:“抬到門外,拉去餵狗!”
太常卿黃子澄的妹妹,被二十幾個大漢輪姦,懷孕後生下了一個女孩。朱棣下旨回覆:“等她長大,又是一個淫賤材料。”
每次想到這些,朱雄英都挺納悶的,就算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作為同胞兄弟,燕、週二王的反差是不是太大了。
隨著來大明的日子年深日久,朱雄英越發的覺得,上天讓他來到大明,也許就是為了阻止洪武朝的內耗,挽救壬午殉難中那些無辜者的性命。
這也許就是他的宿命,逃不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