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縫銜接!,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月後,梅殷押著馮勝抵達西安,將其安置提刑按察使司,便來到行宮遞牌子,求見皇太孫。進殿時,朱雄英正在批閱公文,劉璟、鐵鉉二臣正侍立在下。
上一次見面,還是送朱雄英西征,如果說那時的太孫還是少年青澀,那如今便是鋒芒內斂,舉手投足頗具威嚴。這讓梅殷不由感嘆,讓少年蛻變成男人,戰爭的確是個捷徑。
撩起衣襬行禮,梅殷拱手言道:“臣刑部左侍郎-梅殷,叩見皇太孫殿下!”
哦,抬頭瞧見是梅殷,朱雄英不由喜上眉梢,放下手中的筆,抬手示意平身後,從階上走了下來。
“孤是沒有想到,父王竟然讓榮國公親自押運,屈才了!”
這話絕對是發自肺腑,依著梅殷官職、德行,讓他來幹差役的活計,真是有點拿大炮打蚊子的意思。東宮的確人才濟濟,他的父王真是個土豪,換成朱雄英可捨不得這麼使喚人。
對於太孫的禮敬,梅殷只能無奈笑了笑,朱標這對父子也真是有趣,他臨行前去東宮拜別,太子也是這般明目張膽編排。
“殿下謬讚了,這刑部的侍郎,有好幾位兼著,臣閒著也是閒著,所幸出來散散心。”
“您也知道寧國的脾氣,臣啊,是真心惹不起她。”
提到寧國公主,朱雄英不由會心一笑,他的這位姑姑,與其他的公主不同,喜好弓馬遊獵,是跳脫的性子。與梅殷老成持重的配在一起,那還真是一對歡喜冤家。
可聽到梅殷在浴溪鎮遇襲,有人要刺殺馮勝,他臉上的笑意頓時消散,拉著其坐在茶几旁,開始尋問馮勝一案,朝廷到底掌握多少所謂的證據。
說到正事,梅殷也一改嬉笑之色。皇帝賞致仕勳臣鐵冊軍歸鄉養老,這是一項殊榮,以彰顯其在建國當中的功勳,也體現皇帝厚待功臣的誠意。
當然,鐵冊軍中有錦衣衛察子,不管諸勳貴、還是朝中的臣工,大夥都心知肚明。但只要心裡沒有鬼,沒有不軌之事,自然也就寵辱不驚了。
太孫大婚,鳳陽諸功臣,奉詔入京觀禮,恰逢東察哈臺汗國東侵,所以皇帝命馮勝備用軍機。太孫率軍西征後,馮勝也與諸功臣一同返回鳳陽。
與過去的循規蹈矩不同,這次的馮勝常常帶著親隨出城,而且一去就是多日。沒人知道他去哪裡,更不知道他幹了什麼,這也引起潛入鐵冊軍的錦衣衛的注意。
經過探查得知,馮勝買下了鳳陽以南的棲鳳山的道觀,明為修道,實則蓄養妖道,屢作法事,行巫蠱之術。察子試了好多次,才窺得其中三分秘密。
“馮勝不僅命人作法,與周王秘會時,還口出怨恨之言,埋怨陛下待其不公。有了這些證據,定馮勝的罪名肯定是沒問題。”
“可三法司考慮到,其年邁功高,輕易動刑,萬一折損其命,是否有其勳貴與之沆瀣一氣,也就查不清楚了。”
說句不怕掉腦袋的話,隨即年事的增長,皇帝的疑心病是越重。三法司考慮道,周王在宗室中操守不錯,平時也沒什麼與民為惡之事。萬一,他是被馮勝有心算計的,誤了其性命,皇帝回頭問起罪來,他們吃罪不起。
而三法司一眾大員中,只有梅殷與天家沾親帶故,太子爺點他繼續參與其中,也算是給三法司,留下三分顏面,不至於以庸才示人,也在陛下面前為他們留下一條底褲。
呵呵,“榮國公,你呀,算是說了實在話。是啊,陛下、太子、三法司,皆有所得,的確是三贏的好局面!”
話間,朱雄英讓鐵鉉,將西鎮撫司收到的傳信交給梅殷。鐵冊軍中的察子所言之事,也只是片面的,難免有誇大其詞,立功心切摻雜其中。
可西鎮撫司所查,他看過了,還算得上中肯。馮勝自解甲之後,便擴建了在鳳陽的府邸,亭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