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王朱樉自獲罪被圈以來,身心鬱悶,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太醫去府好多次了,開出的藥方也成摞,可就是不能妙手回春,病勢是一天比一天嚴重。
皇帝雖然嘴上沒說什麼,心裡也不忍次子抑鬱而終。別忘了,朱樉是先皇后所出,就算看在馬皇后面子上,也不能如此對待她的兒子。
皇帝需要一個“理所當然”的藉口來赦免朱樉,以顯得此事出於正當,理所當然。作為宗人府的新任經歷,主理宗室事務,朱允炆有著天然的優勢。
從法理上說,出於本職,分屬應當;從私情來講,血濃於水,叔侄之情!這話,只有從朱允炆嘴裡說出來,才能在皇帝那過關。
當然,這奏本是不能白上的,秦王必須得付出一定的代價,而且不容拒絕。畢竟,除了朱允炆外,沒什麼人願意為他開罪於皇太孫。
是,呂氏心裡清楚,朱允炆有自己一套思維,加強中央集權,強幹弱枝的治國理念;可要是登基的不是他,那強誰的幹,弱誰的枝呢?
秦王府,對於朱允炆的到來,朱樉感到很是詫異,他跟這個侄子之間,可沒什麼交情。而且,對太子一房,朱樉有著天然的戒備之心。
可人都來了,他也不能拒人千里之外,所以還是佯裝熱情的招呼著。
“哎呀,這才多少年,允炆都已經長大了,真是歲月如梭,人生如白駒過隙啊!”
“來來來,讓二叔好好看看你!恩,長的跟大哥年輕時真像,一樣的儒雅。”
看著這個同樣是次子的朱樉,強顏歡笑這費勁兒,朱允炆才發現他比自己還可憐。自小就不受皇帝待見,半輩子被兄長壓著,甚至還要承受侄子的羞辱,被圈這方圓之間。
相比於他,朱允炆覺得自己還是幸運的,最起碼他可以享受自幼,還有疼愛自己的母親,還有翻盤的機會!
附和一笑,朱允炆熱情的回應著:“小侄剛從湖廣回來,聽聞二叔在病中,特來探望。”
“恩,看起來,二叔的精神不錯,的確可喜可賀!侄兒還帶了一些補品,相信用過之後,更勝從前。”
瞧了一眼禮盒,朱樉莞爾一笑:“不行了,你二叔老了,不中用了,也就在王府中,了此殘生。”
呵呵,搖了搖頭,朱允炆卻覺得,以朱樉不惑之齡,些許小病不足掛齒,只要心情舒暢,便可不要痊癒。
他今兒給朱樉帶來一個好訊息,關西大捷,太孫力挫東察哈臺汗國,斬獲十餘萬人,耀兵西境,皇帝龍顏大悅,獻捷的軍隊,不日即將返京。
且此一役所用之兵,皆為關中子弟,朱樉曾就藩關中,這些可都是他的子弟兵。如今為國建立這種殊勳,朱樉應該與有榮焉。
“允炆啊!你二叔呢,是虛榮不假。可卻不敢貪太孫的功勞。”
“你大哥出息啊!鐵面無私,揚威西北,國家有儲如此,乃社稷之幸!”
這話字面上一點毛病都沒有,可無論從語氣還是表情都看不出來,他有一絲一毫的高興。是的,沒有朱樉當年當墊腳石,就沒有朱雄英的今天。
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朱允炆也倒起了苦水,如今是南宮一言堂的時代,皇帝、太子對他的縱容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為了培養他施政的能力,皇帝、太子,甚至將兩陝及甘肅行都司,所有的軍政事務都交給太孫。甚至,連他在西北以屠殺無辜牧民,也絲毫沒有追究的意思,還準了他移民充邊之策。
“家業傳長子,咱們大明是嫡長子繼承製,陛下在《祖訓錄》中早有明示。”
“沒辦法,即便是偏心,咱們也得認,臣子萬萬死,君王萬萬年,天下沒有不是的君父。”
話畢,朱樉意味深長的瞧了朱允炆一眼,他太熟悉這種“意難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