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 斷舍離,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亮了!
相比於袁觀、胡樽的食不甘味,熬了一夜的朱雄英,精神頭依然不錯,進了兩碗清粥,一個饅頭,半碟臘肉、鹹菜。
貼心的朱梓,還給倒了一杯,七分熱的清茶給他。茶水順喉嚨而下,長長地出了口氣,美得很!
“袁老,朕不願意將欺君之罪加諸於卿。”
“可你也別當朕是傻子,朕多少還是經歷過一些事的。”
說著說著,朱雄英的語氣冷了下來,袁觀也是額頭上佈滿了冷汗,又瞄了一眼對面的袁誠牌位,不由嘆了口氣。
他是真沒想到,皇帝這麼較真,竟然真的把那塊墳地給挖了,更沒有想到除了姚廣孝、上村琰五郎,還有人活了下來。
看來,菜園的那副骸骨,不是上村琰五郎弄來的,是另外有人刻意加的這把火,非要把當年的舊事,翻騰出來。
“老供奉,有什麼難言之隱,您就說吧!咱們四明學派堂堂正正,有什麼是不能說的!”
胡樽這是吃了燈草灰,放的都是輕巧屁!他入門才多少年,才知道多少事。
四明學派立業幾百年,不能說的事多了去了。選他做四明書院的山長,絕對是袁觀這輩子犯的最大錯誤。
可現在,騎虎難下了,不說行嗎?
捂了一下額頭,袁觀嘆了口氣,承認了自己昨夜的話,有些,有些偏頗!
那些供奉回到四明山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走上了岐路,也的確分成兩派,他的弟弟袁誠就是提倡“務實求真”一派的領袖。
為了不被外物干擾,他們選擇在冬樓繼續著書,因為那裡有避免戰亂修築的地下書窖,安靜,取材方便。
......,而走上歧路的一派,進度並沒有袁誠他們快,所以便起了嫉妒之心。文人嘛,犯起小心眼來,手段自然下作了一些。
他們對化名王琰的上村琰五郎,許以重諾,策反了他。讓他毀掉袁誠等人的著作,最好弄點毒藥,悄悄的放在飯食裡,把人弄死。
可他們沒想到,王琰竟然是個倭人,被其擺了一道。搞了一些小動作,取得他們的信任之後,盜取了歧路一派的部分手稿,並引來了倭人,奪取了他們大部分的手稿。
經此一役,歧路派損失慘重,書也修不下去了,而不被上村琰五郎看好的,袁誠一派卻毫髮無傷。這讓他們大為光火,所以崇禮莊出現了立派之後,最難以啟齒,灰暗的......。
“袁老,你是站在哪派的呢?”
趙良這話是顯得咄咄逼人沒錯,可也確實是大夥都想知道的。雖然,那時候,他剛剛執掌四明學派,但作為話事人,他完全有能力叫停爭鬥。
可他為什麼不制止這場內鬥呢?要麼他是站在歧路派一邊的,要麼他就是有巨大的利益可圖,一個能令他出賣親兄弟的理由。
“袁家是四明學派的元老,是袁燮公的後代。幾百年來,一直都是學派的中流砥柱。”
“袁家的子弟,先出任山長,隨後掌管崇禮莊,已經成了一種順其自然!”
是的,袁觀當時已經是山長了,等他退下來,便可依著規矩,順手掌管崇禮莊,如同袁家祠堂供奉的那些先人一般。
可袁觀的父親-袁越,卻獨寵幼子,非得破一破這個規矩,將崇禮莊交給無心派務,一心鑽研的小兒子袁誠。
三綱五常,派規家法在上,袁觀當然不可能同意父親這麼做。於是,父子兄弟之間,原本親密的關係,變的緊張起來。
就在倭人洗劫崇禮莊的翌日,袁越突然宣佈,在十日後舉行交接禮,由袁誠出掌崇禮莊。老爺子的威望擺在那裡呢,他說的話在四明學派就是聖旨。
這也然事情到了沒有轉還的境地,而袁觀的心腹-孫教習,給他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