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三章 發現!,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趙良手下的差役,賣力的挖著後院的墳,朱梓還感慨道:來時啼哭去時悲,赤手人間走一回,不如不來也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他的高僧的模樣,引來了朱雄英、趙良的一致的白眼。人都死了幾十年了,骨頭沒準都爛沒了,這麼再“哭”,還有意義嗎?

趙良明白,皇上是覺得,菜園的骨頭就是出自這裡。要是這裡的屍骨,都是中毒而死,那這些人就是被人謀殺的了。

可挖來挖去,除了墓碑外,全是土!就算是年深日久,腐敗的再快,也不可能一點骨頭都沒有啊!

趙良自打入仕,一直是刑官,這種反常的事,一定有妖!所以,親自拿了一把鋤頭,在最後那塊地,奮力的刨了起來。

刨著刨著,手上就吃硬了,也聽到“鐺鐺”的聲音。心頭一喜的趙良,扔了鋤頭,徒手扒了起來,直到看見石頭才停手。

“就是這,往下挖,把這裡都清理出來!”

話間,趙良跑到朱雄英身邊,恭聲道:“陛下,有門了!”

還別說,趙良說的一點沒錯,真是有“門”了!誰能想到,這一片墳地之下,埋的不是屍骨,姜然是一道石門。

而且,看這石門的樣式,沒有總得大幾十年了,甚至上百年了!

“皇上,還是等一等吧!等他們探好了路,您再進去!”

趙良什麼都能聽朱雄英,探路絕對不行。鬼知道這裡面是什麼狀況,要是皇上傷著了,他九族的腦袋都搭上了也賠不起。

聽人勸,吃飽飯,朱雄英當然不好為難他,笑著點了點頭,領了他的好意!

稍時,等十幾個差役毫髮無損的出來,表示裡面並不危險後,朱雄英等才順著石門走了下去。

還別說,這下面還真有些門道,簡直就是個地下圖書館,裡面盡是名家典籍,而且還有大量不知名的著作。

朱雄英隨手翻了翻,這些不知名的著作,個個都是好書,句句皆是真知灼見。一旁的朱梓也是拍桉叫絕,好文章果然可以“活死人,生白骨!”

當然,這裡面不僅有書,兩旁的耳室,存放的全是棺材。差役們進來的時,為了排除隱患,都掀開了,除了累累白骨,些許陪葬,別無長物。

“這真奇怪了,這到底是墳墓啊,還是書館啊!”

“不過,也算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藏書!”

朱梓這邊還沒感慨完,朱雄英就找到了一本自傳。寫這本自傳的,是一個叫-方祟的人。在前面的祠堂,也看到牌位了,他也是那三十五位供奉中的一員。

他寫的挺有意思的,說是鑽研學問,碰到了識障,著書陷入瓶頸。至正年間,王朝末日,正是增長閱歷之時,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下山遊歷。

與袁觀說的一樣,他們對餓殍滿地,骸骨積於路的景象,供奉們是痛心疾首。是的,他們瀰漫、彷徨,不知所措,不知道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

各自經歷過艱難的世事,突破識障後,先後返回了四明山。他們儘量剋制自己的情緒,摒棄個人感情,將所見所聞,客觀的書於紙上,以供參考。

他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展開討論,總結。最終決定,拋去華而不實的四六駢文,以務實求真態度,去解決實際的問題。

在農耕,水利,稅收,兵役等方面,要理清頭緒,形成於文。務求一套完備的治理體系,自上而下,渾然而成。就算做不到盡善盡美,也能保證百姓不至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可在這期間,供奉們產生了分歧,一些人更傾向於荀子的理論-人性本惡。正如袁觀說的那樣,他們覺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光靠循循勸導是不行的,必須要加諸手段限制。

兩幫人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吵了個不可開交。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