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 其心其行,皆可誅!,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的這些讀書人啊!他們真是韌性,耐性俱佳,沒蠱惑的了朱元章,也沒蠱惑的動朱標,更不敢蠱惑朱雄英,左右了不了這三位,硬是忍到朱文聖這一代。
想讓太子養成安於享樂,處處依賴他們的性格,然後重新拿回文臣治國的話語權,恢復趙宋時文人的地位。趙宋養百年,可亡國之時,除了陸秀夫等孤臣外,又有多少文人向元人奴顏婢膝呢?
朱雄英並不是輕看文人,西閣諸臣,除劉璟外,皆是沒上過戰陣的文臣,給他們的禮遇少了嗎?心思都放在政務上,朝廷能虧待誰了?
跟朕玩表裡不一,人前人後各一套?行啊!朕就把這些敢冒頭的小魚小蝦都宰了,看誰還敢投機取巧!
梅殷當然知道,有些文人,不過是藉著讀書人的名頭,混富貴罷了,品性的確堪憂。而蠱惑儲君貪圖享樂,的確有取死之道。
不問國法,單論父子,哪個當父親的能允許,別人給自己的兒子下套呢?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不是皇帝,盛似皇帝。
朱雄英這樣從屍山血河中,殺出來的帝王,怎麼可能在活著的時候,任由這種文人的這種野心,無視事態發展。那些官員,無疑就是在找死。
看來,朝廷要自上而下的展開一場洗滌風暴,按捺了多年的皇帝,怕是又要揮舞長刀了。
嘆了口氣,梅殷拱手道:“陛下,興大獄,是要造後世罵名的。老臣切以為,不可以此行事。”
梅殷顯然是誤會了,無端的興大獄,那叫不講理,朱雄英雖然恨那些別有用心之徒,可卻不會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人,沒得丟他帝王的臉面。
既然梅殷自己提出來,那他就說說,自己的想法。梅殷主管吏部事宜,重新戡合官員評定標準,以嚴律官,就是他的新活計。
這是個得罪任的差事交給他,.......,就是讓他得罪人的,這也算是對他不恭的懲罰。
出了正殿,鐵鉉趕緊拉著後顧的梅殷往外走,他是真怕這位爺轉身回去。還苦口婆心的叮囑著:“駙馬爺,我的閣老!頂撞了皇上,卻一點事都沒有,該知足了。”
而且,鐵鉉明著告訴他,就在梅殷進去前,皇帝還有意興詔獄呢!要不是忌憚梅殷這位姑父是仕林領袖之一,牽扯過多,他能改主意嗎?
就憑這份恩寵,在外戚中也是鮮有的。雖然沒有明著說,但皇帝的刀畢竟收起來了,也算是納了梅殷的諫言。至於,那三十五人,就不要想了,佛祖降臨也救不了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