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 其心其行,皆可誅!,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脾氣拿出來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是本事。這句話是梅殷少年時,太祖皇帝教誨他的,這大半生來一直被其引為座右銘。朝臣們都說,梅閣老是天生的好脾氣,就像個彌勒佛,見誰都樂呵呵的。

可路過柴市,見錦衣衛伺候了一個月,享盡酷刑的朱高煦及姚廣孝,被執行大辟之刑,還將朱高煦的鑄成銅像,給了他想要的溫暖,梅殷有些火。

懲治叛臣,梅殷沒意見,可事情都過去這麼多年了,皇帝的氣怎麼還這麼大,而且在這太平年景,使用這種酷刑呢?

至武英殿,氣呼呼的梅殷舉笏進言,自燕藩之亂後,皇帝便說過,再不行以酷治理天下,要銳意文治,燦爛武功並行,讓大明朝人人都沐浴在盛世當中。

如今出爾反爾,自食其言,文武百官怎麼看,天下子民怎麼看!為什麼不能直接賜死,非要弄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呢!

“梅閣老!你今天是吃錯藥了,還沒醒酒,你敢跟朕這麼說話!”

“臣是為了陛下和大明的臉面著想,陛下驟然又用雷霆手段,豈不是辜負了這十餘年積攢的名聲,這不是捨本逐末麼!”

梅殷是太祖的寵臣,仁宗的舊部,又是託孤之臣。他與追隨朱雄英的劉璟等人可不一樣,乃是履行忠臣孝子之道,維護正統。

皇帝是正牌的嫡長子,受遺詔繼位的正統之君,做什麼手裡都握著大義。梅殷就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般做。

當然,梅殷如此置氣,也不僅僅是為了那兩個叛賊,他今天本就是要入宮的,而且是為了被圈的三十五名官員而來。

皇帝詔命都察院、刑部、三司遣員至各省查察吏治,與各地按察司共捕員一百三十八人。昨日,通政使-景清,奉詔宣諭三法司,御筆圈定的三十五人,三日後處斬。

對貪官殺無赦,大明朝立國以來從來如此,在官場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潛在的制度,沾了這方面的,誰求情也沒用,只有死路一條。

可被皇帝圈紅的這三十五人,罪不致死,甚至連瀆職都算不上,非要較真,最多就是訓戒。三法司的人,也一定是蒙了上意,才如此為之的。

梅殷不得不提醒皇帝,先帝臨終前,可是囑託過的,凡事不可急切,切勿苛待宗室、百官。皇帝這麼做,是不是有點不近人情。再加上,柴市那一番慘烈的景象,他這火也就壓不住了。

眼見君臣二人頂了起來,鐵鉉趕緊出來打個圓場:“皇上,梅閣老近日操勞各地官員調動,夙夜憂嘆,實在是累壞了,才口不擇言的。”

不過,皇帝圈定那三十五斬立決,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們雖然沒有貪贓枉法,暴虐害民的惡舉,但卻是人浮於事,醉生夢死的。

差事辦的稀里湖塗,吃喝玩樂,附庸風雅卻是行家裡手,仗著家境富裕,講吃講喝講玩,把所屬地的風氣都給帶壞了。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更可恨的是,太子到北方督河工,他們非但沒有在政務上多多進益,反而是送了不少享樂之物,包括女人。

太子也不含湖,將他們的說的話,一字不落的寫進了密摺,且將禮物一股腦的打包送了回來。皇帝在為太子心正高興之餘,更是惱怒那些人的諂媚之心。

不好好當差,自甘墮落也就罷了,還想把太子往溝裡帶。不都是想著,等太子繼位了,他們好隨行就市水漲船高。行,那朱雄英便成全他們,提前讓他們轉世投胎,下輩子當大員。

“官員們逢迎儲君是人之常情,朕理解,朕也當過儲君,也受過臣子們的恭維。”

“可朕就是想不明白,那些君心叵測之徒,怎敢用這般下作的手段蠱惑朕的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