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有來頭!,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皇帝皺眉頭,劉璟就知道他誤會了!天朝人廣地茂,重名重輩,是極為常見。就算是官員重名,也是屢見不鮮之事。

陳友諒是湖廣沔陽漁家之子,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而陳友定是福建福清人,而且還是元朝的平章,兩者可是對立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說到這,劉璟還提了一句:閩南三忠;皇帝受教於文昭公,對元末時舊事甚是通曉,這一定是矇住了。

“說到閩南三忠,朕就想起來了。其與元人擴廓帖木兒、迭裡彌實並稱閩三忠。”

“尊父兄雖不是我大明的臣子,可在盜賊紛亂之時,保八郡百姓一方平安,堪稱幹臣。”

“......,最後康慨就義,是為完節,著實讓朕好生敬仰。”

元末所在盜起,民間起義兵保障鄉里,稱元帥者不可勝數,元輒因而官之。其後或去為盜,或事元不終,惟陳友定父子死義。

歷朝歷代大廈將傾之時,不能扶危平亂,臣子不願苟活,力戰死國者,寥寥無幾。對這種人,即便是敵人,也是抱著敬意的。

“朕記得令尊亡後,興化、泉州皆望風納疑。獨漳州路達魯花赤迭裡彌實具公服,北面再拜,引斧斫印章,以佩刀剚喉而死。”

能得到皇帝如此的讚許,了塵還是很高興的,合十雙手便報了一聲佛號。雖然他的父兄都是被朱元章處死,但卻是死國,死得其所,且得到了明廷的厚葬和旌表。

而了塵,本該也隨父兄而去,可先帝憐憫他只是個少年,特意留了下來。並把他送到了保國寺,請智臨法師收他為徒。

之前,了塵所說的威嚴赫赫,就是在先帝身上看到的。看過畫像後,認出身份後,了塵也不敢張揚,故待無人時前來拜見。

天下名山大寺多了,又有皇家寺院,在哪兒立不是立。了塵當然知道,皇帝到此,絕不會是為兩位先帝立相那麼簡單。

可他們這裡,只有寺廟和僧人,即幫不上陛下什麼忙,也不能幹什麼什麼驚擾聖駕的事。

“容貧僧多一句嘴,陛下是九五之尊,統御天下,怎會白龍魚服而至小山呢?”

“方丈在紅塵之外,自然不知世俗之事。倭寇希望中原久矣,朕此次,專為此而來。”

倭寇之患由來久矣!不是朱雄英對臣工們不放心,而是此事不僅關乎邊事,更關係民生。沿海各地情況不一,事務雜亂,等地方官按級上報,很多事就耽誤了。

朱雄英南巡,一來可以檢視沿海地區的民生,二來就近處理軍政事務。

報了聲佛號,了塵恭聲言道:“陛下為沿海百姓,輕動龍廷,此乃大仁大義之舉,連貧僧這樣的方外之人,都甚為感佩。”

歷朝歷代的帝王,巡視天下,要麼千乘萬騎,要麼百丈龍舟,所過之處黃土墊道,淨水潑街,官府百姓受勞多矣。

總而言之,人家出巡無非是顯示浩蕩天威,宣揚皇權至上。可像朱雄英這樣,為了就和百姓,甘願白龍魚服的,輕動龍廷的,絕對就這麼一位。

世人皆傳,皇帝剛愎雄猜,行事多用霹靂手段,狠辣決絕,是個聞戰則喜,好戰弒殺之人。

可了塵要說,哪朝哪代的皇帝不殺人,為了江山社稷而殺人,總比那些坐視國家滅亡的昏君要強。

“自元末至今,幾十年過去了!沿海的百姓,終於盼到了天晴的一天。”

“貧僧代沿海的百姓,叩謝陛下的浩蕩天恩。”

了塵是福建人,小時候住在外祖父家,那地方在海邊,經常受倭寇的襲擾。他的兩個舅父,就是在抵擋倭寇侵擾時陣亡的。

提到倭寇,了塵不由面露慍色。可很快,就走了出來,沉聲道:“出家人四大皆空,本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