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和尚,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惠入住薛莊之時,朱雄英帶著劉璟、楊溥在五十里外的保國寺逛了逛。朱元章與佛門有緣,逢廟進香,已經成了朱明皇室的傳統。

要說,保國寺可真是一座千年古剎,坐落於寧波江北靈山山腰,創於東漢,建於唐代,興於北宋,佔地麵筋一萬八千多畝。

大雄寶殿即為北宋祥符六年所重建,為江南一絕的寺廟建築瑰寶。內殿宇古老素樸,園林綠樹繁花,自南向北分佈有天王殿、觀音堂和藏經樓。

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連線其他建築,錯落有致,大殿前有水池,池水清澈,四季不涸。欽賜龍藏、佛像、青銅禮器、磚凋石刻等,無不顯示其悠久的歷史和底蘊。

山門前的僧人異常好客,進山的路上,還給他們介紹了沿途的名勝,靈龍泉、青幛亭、望海尖、梅林、涵秀潭等等。......

保國寺的香火鼎盛,每份雙日或年節,附近的百姓都會前來拜香。保國寺的香火錢,很有意思,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庶民百姓,統統只收一文。

據給他們引路的僧人說,這是方丈了塵定下的寺規,三十多年,一直如此。方丈說:佛門清淨之地,不宜以香火定人高低。外面已經三六九等了,進了保國寺,便不要如此。

朱雄英覺得很有趣,便依著規矩添了香火錢,隨即向引路僧言明,深幕方丈之德,請以引見。

引路僧見朱雄英三人,衣著、談吐都不凡,是以沒有推脫,請至禪房後,轉身去尋了塵。

稍時,一位鬚髮慈眉老僧走入禪房,報了一聲佛號後,便命隨行的小沙彌,為三位貴客上些瓜果。

“方丈何以知,我等是貴客呢?”

“施主目露精光,舉手投足威嚴赫赫,貧僧此生只在一個人身上見過。”

朱雄英當然好奇是誰了,可了塵卻不願意說。而且還告訴三人,山門之外有天子、有官員、有百姓,而山門之內,便只有紅塵苦海中掙扎的芸芸眾生。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因無始貪嗔痴。從身語訴皆愁苦,跪坐佛前念真經。來這的,不論貧窮富貴,都有自己的苦,苦海無涯。

“方丈慈悲為懷,佛家精湛,某甚為佩服。”

“是啊,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懼不用,清淨至無餘。所以,才有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這保國寺不錯,風景秀麗,和尚也是六根清淨的。在這裡為先帝和仁宗立兩座坐相,享受香火,想來是極好的。

於是,便向了塵表示,要為自己的祖、父,立兩座神相。也算是他這個做子孫的,為先人盡一點孝心。

阿彌陀佛,“施主孝感上天,本寺自然要應允。請施主賜下丹青一幅,我寺好為令祖令尊造相。”

在寺廟供奉私人法相,都是些泥塑之胎,朱雄英自然不能委屈了兩位先帝。等他處理完寧波之事,自然會給工部旨意,在這裡營造一座大殿。

可為今之計,還是要按照保國寺的規矩來,遂起身來到桉前,根據腦海中的記憶,提筆揮毫,畫了一幅素相。

朱雄英雖然不善繪畫,但與兩位先帝相處多年,畫他倆的面相,還是沒問題的。

“方丈,造相之事不急。待我尋來一塊像樣的玉石,再請師傅們出手就是。”

了塵眼中精光一閃,隨即點了點頭,請朱雄英留下祖、父的名諱,方便日後查詢。朱雄英也是應了一聲,隨即提筆寫下兩個字-國瑞,弘仁。

隨後,三人又與了塵暢談了佛法,一直聊到日落,才被小沙彌引到了休息的禪房。

“陛,哦不,公子!您睡上面,我與弘濟就在椅子上坐著就好。”

君權神授,劉、楊身為人臣,自然不敢逾越禮法半分。

可朱雄英卻不以為然,過去帶兵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