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洪武帝歸天!,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匆匆,白駒過隙!一晃時間就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上個月,晉王朱棡久病不愈,病逝於晉陽。訊息傳到應天后,年老的朱元章便一病不起。

朱雄英是心急如焚,日日守在榻前,人都瘦了一圈。可這人總爭不過命,時辰到了,判官筆一揮,無常來索命,皇帝老子也不逃不過。

可朱元章卻比他看的開,趁著他還有口子氣,得把該交待的事,都交待清楚了。遂下旨傳召諸重臣,入武英殿聆聽最後一次聖訓。

吏部尚書-沉紘,戶部尚書-王純卅,禮部尚書-陳迪,兵部尚書-藍玉,刑部尚書-夏恕,工部尚書-鄭賜。左都御史-楊靖,右都御史-劉璟,及朱允熥、平安、盛庸、鐵鉉、楊士奇等二十餘臣皆跪在於下。

摸著手邊朱文聖的小腦袋,朱元章看向朱雄英:“你呀,長得跟你父親太像了。每次看見你,朕都會想起你爹來。”

“這兩年,你處理朝政國務也算曆練出來,朕沒什麼不放心的。但你要記住一點,善待你叔伯,善待你的兄弟,宗室和睦,才能守得住天下。”

眼看朱雄英應是後,一邊流著眼淚,一邊磕頭,朱元章心裡也不是個滋味。他是想再說說,但怕說的太多了,這重情的孫兒,太過傷心。

所以,看向諸臣,叮囑道:“朕為你們選了一位,堅韌不可奪志的皇帝,有他在,大明帝國必定蒸蒸日上。”

“朕望諸卿,勤於王事,竭盡忠誠,輔左新君,安定天下。......”

說著說著,朱元章便沒力氣了,嘴裡還喃喃著:“妹子,標兒,朕來了”,話畢,搭在朱文聖頭上的手,也順勢滑落!

“皇祖,皇祖!”

“陛下,陛下啊!”

是的,朱元章走了,遺容還透露著一絲輕鬆。也正如他說的那樣,把國家交給朱雄英,他沒什麼可擔心的。

也就是在朱雄英等人痛哭之際,駙馬都尉-梅殷,擦了擦眼淚,隨即起身,開啟桉前的錦盒,開始宣讀遺詔!

詔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孫雄英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喪祭儀物,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母改作。

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母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母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宣讀完聖旨,梅殷扶起皇太孫,肅聲言道:“諸位,先皇以崩,遺旨命太孫繼位!請諸位,大禮參拜新皇。”

話畢,梅殷帶頭大禮參拜:“臣-試吏部尚書-榮國公-梅殷,叩見新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著,便是藍玉等六部大員及其他重臣,用袖子擦了擦眼淚,轉而對朱雄英叩拜。這大禮一行,洪武一朝就算是過去了,大明朝迎來了第二位皇帝。

用手指抹了抹眼見,悲色不改的朱雄英,擺了擺手:“諸卿,免禮平身吧!”

遺詔雖然寫的清楚,但朱元章畢竟是開國帝王,喪儀如此簡單,還不許子孫奔喪,於國於禮都不合。他明白,老爺子不讓諸王奔喪,是怕帝位更迭,朝局不穩,諸王中有心懷叵測之人,趁亂謀逆。

這話朱雄英不能說,容易被人攻訐,說起繼位不正,所以他老人家就代勞了,直接寫在遺詔裡,替孫兒爭一個清白,真可謂一片良苦用心。

“聖人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先帝的遺詔,朕不敢不遵。”

“但喪儀過簡,不僅委屈了先帝,更令諸國使節嘲笑我大明不懂禮儀。......”

新皇要盡孝,要把禮儀搞的隆重一些,以彰顯先帝的創立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