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議爭端!,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南還是識時務的,主動提出來,處罰不輕不重,剛剛能達到朱雄英的底線。也幸虧他識時務,稍有遲疑,一個罷官流放,絕對不可能矇混過關。

可這事並沒有完,此一桉關乎民間風氣,更關乎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如果不在政策上加以調整,恐怕江家的悲劇還要重演,所以著重修旌表章程,便成了當務之急。

而且在大朝會上,朱雄英還提出了此次整治的重點,重點要放在禁止殘害身體,以治療尊長的愚蠢行為,亦不許以子女供奉神靈,滅子殺女以行孝道。

刑部尚書-夏恕首先出班附議:“臣以為遵行孝道,奉養父母,乃人倫之道。父母有病,請良醫診治,才子女誠心。於神明面前祈禱保佑,也是正常孝道。”

“可民間,割股療親的事,為什麼屢禁不止呢?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效彷呢?”

夏恕以為之所以有效彷割股療親,臥冰求鯉,無非是一些愚昧、懶惰之徒,想要透過特立獨行的行為,逃避賦稅,勞役的捷徑,於是便有了殺子這樣有悖人倫之事。

朝廷不僅應該調整旌表制度,更應該戡定相應的刑律。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絕了子嗣,沒有香火,就對得起祖宗了!

夏恕的話,得到了朱雄英的高度讚揚,的確如此。遂當廷向皇帝請允:自今起,人子遇父母有疾治弗愈,無所控訴,不得而割股臥冰,亦聽其所為,有罪者按律治罪,但不在旌表之列。

出臺這樣的律法,那些像江伯兒一般,想著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便不會再冒其險。這屬於典型的防小人、不防君子。

至於為什麼說:亦聽其所為沒有確定硬性的規則不準,是因為孝道是必須提倡的。既然不想賞了,那罰自然也沒有了。

這是對百姓權益的一種尊重,如何如從,完全由他們自己。朱元章聽後,點了點頭,一個“準”字,便有書吏將此記錄下來。

“臣資政大夫-劉璟有本要奏!”

劉璟以為,城鄉間愚昧計程車紳不僅篤信那些旁門左道,更常常出資資助那些神棍,及愚蠢的鄉民。僅洪武朝這二十九年來,就有六百餘人,割股療親,落下殘疾。

所謂,追被朔源,如果不能對各布政司、府、縣的神棍們加以更大約束,制定律法這種人倫慘劇,也不會避免。

所以,劉璟建議,通令各布政司以下衙門,凡旁門左道致使傷人性命者,一律處以絞刑。江伯兒桉的何仙姑、算命先生,亦該由山東提刑按察司,從速緝捕歸桉。

當然,在倡導移風易俗的同時,更應該加緊整頓旁門左道,無度牒者,不得行醫、更不得起掛。若有不從者,一經發現,徒三千里,無赦。

皇帝聽到劉璟的這番言論,很是開心,擊節讚歎道:“真伯溫之子也!”

但也許就是這話,讓正治上卿-詹徽抻心了,自從他在吏部任上被拿下來,一直就在坐冷板凳,被剔出了權力的核心,詹徽不甘心。

太子已歿,南宮一家獨大,劉璟是太孫的心腹,倚重的智囊。聰明不會選擇跟他作對,畢竟這關係到將來的富貴。

可若是能把他駁倒,不僅能顯示他比其高明,也許還能讓皇帝、太孫,看到他身上的優點,重新擠回權力的核心。

於是,志得意滿的詹徽,走出班來,舉起笏板,拱手言道:“陛下,太孫,臣亦本要奏!”

其一,民間百姓收入微薄,家財微薄,果腹尚且不易,求醫更是艱難。巫醫中有敗類行騙不假,可其中亦不乏妙手回春者。

若從劉璟之言,便是斷絕了民間百姓,以低廉代價,求醫問藥,決絕疑問的唯一途徑,此舉是幫民還是害民,便不好說了。

其二,量刑!按《大明律》:凡祖父母、父母故殺子孫,及家長殺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