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書生誤國!,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軍中軍大帳

“什麼,徐允恭被押解進京了?”

“本王的好大侄,你還是有雄才,無大略啊!”

讓朱棣喜出望外的還在後面,應天不僅奪了徐允恭的兵權,圈禁了魏國公的老小;更是捨近求遠,寧可舍了自己的親孃舅,也要用梅殷為帥。

對這個妹夫,朱棣還是瞭解的。當個軍師,出謀劃策還行,執掌這麼多軍隊,那不是趕鴨子上駕嗎?

看來,他這個大侄子,坐了龍椅,疑心病越來越重了。年輕,還是太年輕了。這事換成是他,最多加一個監軍,人該用還是得用。

不過,這也是幫了他的大忙,為朱棣爭取了一個戰機。他可不是朱雄英,絕對不會輕易放棄任何戰機。

擂鼓聚將之後,朱棣隨即將這個好訊息,通報給諸將,並調整作戰計劃,以陳珪、丘福為正副指揮使,攜鄭亨、孟善、王忠等將,率部依託城池、山脈拖住藍玉所部。

其餘軍隊,由朱棣親自統帥,以張玉為前軍主將,譚淵、李浚、徐理為副將,趁著西軍尚未全部渡過黃河,吃掉北岸的西軍,給予梅殷以迎頭痛擊。

在北軍在朱棣連戰連勝之下,已經擴充到了二十三萬之眾。拋去留給陳珪、丘福的五萬人,十八萬大軍像一柄出鞘的利劍,直刺原武。

而此時的西軍,在梅殷的統領下,已到了滎澤、孫家渡一線,打算渡河之原武,再經過黑陽山,過延津北上。

說來也巧,前部的顧英、黃威部剛從孫家渡踏上北岸,便與搶佔原武的張玉部,撞了個滿懷,而且因為兵力上的差距,一度還處於劣勢。

按理說,這種情況,要麼叫派一部兵力,加強顧、黃的自保能力,同時搜尋附近的橋樑,儘可能的讓更多的軍隊渡河,趁著燕軍主力未到,吃掉張玉部,是最好的選擇。

可梅殷也不知道哪跟弦搭錯了,老子牽著牛鼻子,就認準一條道,就從孫家渡渡河,過去多少算多少,他就是要從正面,把張玉擊敗。

且不說他這方法會浪費多少時間,得不到大量援兵的顧、黃部得有多大的傷亡啊!他這拖拖拉拉的添油戰術,非得把燕軍主力耗來不可!

可梅殷似乎一點都不介意,連下三條命令,必須在日落之前,將陸廉、鄭璠二部搶送過去。不必在乎建制,送過去一部分,就地補進戰陣。

務必死死咬住張玉,耗到全軍渡河為止。至於後面會有多少,他告訴諸將不必擔心,涼公那裡攻擊勢頭不弱,燕軍又能抽出多少來!

“書生誤國,書生誤國啊!這麼打法,老子一輩子都沒見過!”

“他不是咱們西軍的人,憑什麼拿咱們兄弟的命,去染他的袍子!”

“常帥,把前部弟兄撤回來吧!”

這半個月,西軍的將校可是受夠了梅殷瞎指揮,作為天子親自提領的地方軍隊,他們也是有自己傲氣的。

什麼狗屁西閣大老,他們管的是文官,東閣才是管軍隊的,他憑什麼拿弟兄們的命,滿足他的虛榮心。

可將軍們的論調,卻被常茂狠狠的斥責了一頓,梅殷的指揮的確有問題,可他是皇帝欽旨認為的西軍主將,容不得大夥瞎胡鬧。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錯了,你們也給本帥邊執行邊理解。”

當然,活人也不能讓尿給憋死,他去協調岷王-朱楩、安王-朱楹,二王的軍隊現在廣武山一線,請他倆就近渡河,側擊原武,攻擊張玉的側後。

主帥是皇上定的,就算常茂自己都想不通,也得想辦法把這臺給補上,誰讓朱雄英是他外甥呢!

就在常茂動身,前往廣武山時,黃河對岸的顧、黃二部,面臨張玉部五萬大軍的瘋狂進攻。兩萬對陣五萬,而且燕軍中還夾雜了一部分收降的蒙古騎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