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奪權,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天,虎牢關的西軍十一部,及四王藩軍人心浮動,燕庶人的三子送完信後,大將軍就按兵不動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將士相信,魏國公在徇私。

李芳、李茂、郭鑰、郭銓、郭錡等皇室外戚將領,這些天就沒有過好臉子。心裡對徐允恭的裹足不前,是一肚子埋怨,只是礙於上下有別,不方便說而已。

而徐允恭,顯然是知道軍中議論的,可依然每日與常茂在帥帳中對弈,擺出了一副萬事不愁的樣子,朱楩勸了好幾回,都沒什麼效果。

“允恭,這拖下去也不是個事啊!你怎麼保證你跟陛下的之間的默契?”

藍玉的帥令,已經來了三道了,一次比一次的語氣嚴厲,虎牢關的西軍,再沒點動靜,這通燕的罪名可就坐實了。

作為徐允恭多年的好友,常茂不得不提醒他,皇上是不會因為私交,就誤了國家大事的,哪怕是他這個親舅父都不行。

“常兄,徐某隨陛下一十七年,臨陣不退,遇敵則先。某的忠心,陛下心中有數。”

“至於藍帥那,為了大局,不得不違抗一次將令,打完了仗,再向他賠罪吧!”

徐允恭異常的自信,燕庶人與其姐的婚事,是先帝與其父徐達定的,早在他投效皇帝之前,就是既定的事實了。

要是皇帝在乎這個,當年也不會硬把他扣下來。況且,他的妹妹-徐妙錦,在御前當女官,他的忠心早就表過了。

“你呀,總是那麼沉得住氣,這養氣的功夫,我這輩子的算是趕不上了!”

常茂的話沒有說完,一通急促的鼓聲傳來,徐常二人面色一變-聚將鼓,沒有二人的傳令,誰敢在中軍擂鼓聚將呢?

等他們轉到大帳時,三通鼓已畢,諸將都已經趕到帳中聽命。徐、常也是相覷一眼,隨即疾步進帳。

左側是李芳、李茂、郭鑰、郭銓、郭錡、鄭璉、鄭璠、顧敬、顧英、黃威、陸廉等將;右側是岷王-朱楩為首的四王及藩軍諸將領。

帳中唯一的生人,是站在帥桉下的中年將領-內廷侍衛副指揮使-駙馬都尉-傅忠。

“傅將軍,你不在應天伺候皇上,怎麼跑到我的中軍來了!”

說這話,徐允恭作勢就是要上前,坐到帥位上。可沒走兩步,就被傅忠抬手攔了下來。

“標下是來傳旨的,順便護送新帥,接管西軍的兵權!”

傅忠這話,不僅讓徐、常面目一怔,帳中諸將也是嚇了一跳。大夥原以為,欽差是來催促進兵的,可沒有想到竟然是來臨陣換帥的。

而且,這新帥從屏風後走出來,更是驚人,其人正是文淵閣大學士-駙馬都尉-榮國公-梅殷。

坐在帥位上,梅殷抬手示意傅忠宣旨,詔曰:建威將軍-魏國公-徐允恭,受燕庶人蠱惑,擁兵自重,悖逆皇恩。即褫奪一切官職、爵位,押回應天,交三法司論罪。

“徐大將軍,兵符交出了吧!”

撇了傅忠一眼,徐允恭從懷裡掏出兵符。隨即向梅殷言道:“我沒有想到,陛下還是信了!”

“不可能,不可能,我大哥對陛下忠心耿耿,他是不會通燕的。”

中軍指揮使-徐膺緒的話,註定是蒼白的,他是徐家的人,自然可信度不高。

可徐允恭在西軍多年,人緣還是不錯的,鄭璠、顧敬、黃威、陸廉等將紛紛站出來作保。雖然,他們也不知道,大將軍為什麼按兵不動,可通燕之事著實是誣告。

親戚之間,有些來往很正常,況且來的還是個孩子,送一封家信。朝廷怎麼可以,以次判斷方面大帥,有通敵之嫌呢!

是,最近是有些流言蜚語,可流言止於智者。臨陣換帥,軍中大忌,皇帝統兵多年,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