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章 常升的友情,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父親的教訓,作一個對家國有益的人。”
為了劉晃的前途著想,常升刻意壓低了他的戰功,到百戶為停止了。西征抵禦東察哈臺汗國時,推薦給朱雄英,在中軍騎兵當副把總。
洪武三十一年,朱雄英登基大赦,劉奉義被赦免,常升就把他弄到了清涼山,當個火頭軍,管管這吃喝,也讓他離兒子近一些。
“人都說,君子溫潤如玉,君子和而不同,可這麼話在臣眼中,都是虛的。”
“陛下從前不是說,臣執法過厲,麾下的將校懼臣如虎!是的,臣就是怕他們一不留心,走上劉奉義的老路。”
“人不能犯錯,人只要犯過一次錯,這輩子步步都趕不上,可惜了一身的才華。”
在朱雄英眼中,這位二舅父是個極有智慧的人,那怕是他的親舅父藍玉,也得放下長輩的架子,與其平等的對話。
朱雄英崛起之前,常家能在將門的夾縫中生存,不是靠常茂與馮勝的關係,恰恰是他在背後苦心經營。
能讓常升這麼自負的人,讚不絕口,且願意放下面子,替他們夫婦栽培劉晃,那個喝得五迷三道的劉奉義,還真的讓朱雄英覺得驚奇。
不過也是,天下之大,奇人異士太多了,也說不準那就貓個不世出的大才。
“舅舅,你把劉奉義弄進軍事學院,可不是讓當個火頭軍,守著兒子過日子,那麼簡單吧!”
“還是陛下知臣,臣原本是想,讓他在這些良才美玉中,選一兩個人,教兩個學生。”
但現在看來,過去了這麼多年,這傢伙依然是放不下。這個人,徹底的廢了,常升也是失去了耐心,急於讓他振作,才動手打他的。
可惜了,一代儒將,就因為過不了情關,徹底淪為廢人。常升是為朋友可惜,也為國家可惜。
“他不是火頭軍嗎?走,咱們嚐嚐去,朕看看這酒鬼,做的是人飯,還是豬食!”
朱雄英看得出來,劉奉義與朱蓉的事,被常升引為平生憾事,心裡也繫了疙瘩。既然舅舅掰不直,那咱就給他個臉,看看皇帝行不行,助人是快樂之本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