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新朝新氣象!,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誠元年,正月,袖子底下捂了半年的新朝制,終於出頭了!其實,這都是不公開的秘密,皇帝三分五次的召重臣們議,歷代中央官制,就想改良現有的“秘書制度”。

眾說周知。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時,朱元章曾下詔:以後嗣君,其母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

雖然朱元章運用政治手段大權獨攬,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但是他一個人畢竟精力有限,並且天下還不穩定,國事繁雜,他沒有能力事無鉅細,親力親為。

於是,他在洪武十五年設定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謹身殿等機構,並由大學士擔任職位。

朱雄英登基之後,對這種權力不清,責任不明,辦事效率低下的制度很不滿意。所以,在不違背祖制的下,改良現有的大學士制度。

用朱雄英自己的話說,國土龐大,人口眾多,政務龐雜而使君主勞心。先帝和仁宗,夙夜憂嘆,尚且不能及時將政務,處理萬全,更何況他一人了!

是以,改良大學士制度,與六部想結合,便成了當務之急。這半年來,數十次廷議,終於劃定了最終的方桉!

著裁撤四殿(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謹身殿),改設兩閣。武英殿為東閣,設大學士六人,正一品銜,專司軍務;文淵閣為西閣,設大學士六人,正一品銜,專司內政。

兩閣受命,統籌、梳理各項政務,最後呈報皇帝。在加強辦事效率的時候,對政務整合,同時還可以令六位大學士互相監督。

但與四殿兩閣時相同,東、西兩閣只有建議權,無決策權(票擬權),統六部庶務,卻無干涉六部之權。國家的軍政要務,仍由皇帝一言而決,也算是再次加強了中央集權。

同時,加強五軍都督府、兵部的職能,自此之後,地方各都司的軍隊,除專授統兵之權的藩王、將領外,各地方都司只從五軍都督府統領,兵部的排程。

武英殿大學士,分別由兵部尚書-涼國公-藍玉,中軍大都督府左都督-魏國公-徐允恭,左軍大都督府左都督-靖寧侯葉升,右軍大都督府左都督-鄭國公常茂,前軍大都督府左都督-開國公常升,及後軍大都督府左都督-長興候耿炳文充任。

文淵閣大學士,則由劉璟、鐵鉉、梅殷、暴昭、楊靖、任亨泰充任。空缺出來的左右都御史,則命楊士奇、蹇義添任。整個京畿的官場,風氣為之一振,朱雄英身體力行了朱元章的主張: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

武英殿內,朱雄英掃了一眼,兩閣六部,都察、五軍各重臣,相比於那個時間線的建文元年,他所擁有的資本,要比朱允炆厚的多,戡平環宇的志向,也將由此開始。

“這站班重新分配了不說,還都穿了新官服,新朝新氣象,就該如此!”

“自即日起,諸位各司其職,分管庶務。朕要開創一朝盛世,可就全賴諸卿了!”

是諸臣算是各有所得,可最大的贏家卻是皇帝,相比於先帝爺、仁宗,他抓的權更狠,還美其名曰分給諸臣。

尤其是那些藩地諸王,苦瓜臉可想而知,收了他們干涉地方軍務的權力,下一步就是政務權。

在封地、封戶、財帛、三護衛等宗室優待政策,紋絲未動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嗓子卡了魚刺一般忍著難受。

諸臣不得不成皇帝的高明之初,與明目張膽的削藩相比,他這種“限制之術”,也是讓諸王沒法反駁,更不能妄動,否則頭上就會多一頂謀反的帽子。

“諸位要麼隨先帝開國,要麼隨朕多年,都是自己人,朕就不藏著掖著了。”

“眼下的大明朝,看似一片平湖,實在是千頭萬緒!”

拿戶籍制度來說,有明以來,各地的戶籍制度非常複雜且不樣,最多的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