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古人
吃不飽的胖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9章 古人,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麼混血種,吃不飽的胖橘,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德經》共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
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天朝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同時也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西方,老子與至聖孔子齊名,被類比為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吸收了蘇格拉底的思想,成為古希臘哲學三賢。
一般人們認為,西方的蘇格拉底相當於天朝的孔子,是啟發智慧的。
但論知識量,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卻都不如亞里士多德,畢竟後者是古代記載中無所不知的人物,但是蘇格拉底留下的核心思想,影響力卻大放光芒。
同樣的道理,老子著述不多,但思想影響力卻是不可比擬的。
老子與孔子,都是天朝文化的靈魂。
16世紀時,《道德經》被翻譯到西方,先後譯成16種文字。
在德國,《道德經》的德文譯本有82種,研究專著700多種。
德國哲學家來布尼茨,根據老子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位制,認為《河圖洛書》是“宇宙最高奧秘”,他給陰陽八卦起了個西方名字“辯證法”,於是“辯證法”成為了西方哲學的靈魂。
德國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將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演繹地淋漓盡致。
西方知識界學習老子思想成為潮流。
當然,這裡沒有說老子比孔子的影響力上,這兩個人根本不處在同一個領域。
討論這兩人孰高孰低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因為他們都是天朝古代驚才絕豔之人,他們的思想不同,道路不同,但都毫無疑問的成為了照亮歷史的一朵絢麗的煙火。
而現在,這兩朵煙火中的其中一朵,正慢慢綻開在三人面前,距離這個時代如此之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