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事在人為;似乎還有些公道,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寺廟供奉著的佛祖金身有了汙穢。
這汙穢並不是明面上的,而是摻雜於這供奉於金身的香火之上。
而更為蹊蹺的是,這金平府慈雲寺之中,本應該是供奉於佛祖的香火,卻似乎並沒有被收納於靈山,就只是不斷在那大殿之上的金身中積累。
且不論此間的佛祖金身為什麼會沾染汙穢之氣,但佛祖對這金平府的香火拒而不收,是不是也說明佛祖對此地的事情心知肚明?
當時在大殿中,法海暗念真言,想要以此佛像金身與佛祖溝通,但若石沉大海,不見回訊。
法海當然不會對此事坐視不管,只是因為初來乍到,剛才之舉已然是有些衝動,再加上對本地風土還未及瞭解,便也不再輕動。
不論是何等事端,只有探明瞭真相才能對症下藥,否則...恐怕不能藥到病除,恐怕還得雪上加霜。
悟空、小白龍與悟淨的八道靈體,都被法海派了出去。
因為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何處,便也只能用這樣廣撒網的法子,不過他們也不算是大海撈針...無非也就是幾個去處。
一來,是探查城池與周圍山脈之中,是否有妖魔鬼怪作祟;
二則,探探是否是當地官府、豪族與大戶,魚肉鄉里,欺橫百姓;
其三,便是要看來往香客,是否有敗壞佛德之舉。
其餘的,在探查三條的時候,也就一同查了。
鐺鐺鐺!
“哎幼,師父...外面怎麼忽然這般熱鬧?弟子出去瞧瞧去~”
此刻只有八戒守著師父,聽得外面鑼鼓喧天,便跑出去看了一眼,回來稟報道:“師父,是街坊眾信人等,送燈來獻佛的...那老院主也在外面,說請了師父一同去看看。”
“既然是院主相請,便出去一同看看。”
畢竟已經沒有了興致,便只是潦草看了幾眼,便作罷了。
老院主也是個有眼力的,見三藏法師此刻興趣缺缺,更沒有強留,只是少言了幾句,便讓眾僧散場,而後親自送三藏法師返回房間,路上問了一句:“老衲適才觀瞧法師精神不濟...莫非是思念故鄉之月?”
這老院主畢竟是個心善的,他適才聽聞三藏法師遠遊在外已經有十四年...這一路自大唐走來,走過了這般寒暑,如今又遇見了這同大唐一般的風俗...還以為三藏法師是起了思鄉之情,便以此問了一句。
還別說...原本沒有這個心思的法海,聽老院主這一句之後,心中竟也忽然想起了那金山寺。
眼前似乎浮現出當年種種人物,以及那一輪江南的圓月。
“阿彌陀佛。”法海唸了一聲佛號,心中響起了一個疑問:“若是幾百年之後,白蛇再遇見許仙...也未嘗沒有雙全之法,畢竟事在人為。”
美好的愛情,總是令人嚮往。
而此番行走人間十四年的法海,更是見慣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以往想著超脫,想著證道...而如今他早已經明白自己所在乎的並非是什麼靈山的果位,不說羅漢、菩薩...便是成佛,似乎也不及這令人卷戀的紅塵人間。
貧僧或許是一個看客,但誰說看客不在紅塵中呢?
院主見三藏法師沉思之間,便也不再多問,只是最後離去的時候說了一句,“我寺後院是個好去處,法師明日早時,可去散散心。”
“善。”
回了廂房,法海將這一路上收集的各處佛經全都擺放在面前。
佛祖從沒有禁止大乘佛法在天竺傳揚,各種佛門經文,其實便不用上靈山去,便是在這些民間的佛寺之中,亦能收集齊全。
或許並非是之原本,更或者還有謄寫者夾帶的私貨,但在法海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