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一章 且走且珍惜;金平府之太平盛世,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海難免思量起以往的事情來,這一路上他其實答應過不少人,說取經功成之後,返回大唐的時候會去他們府上做客。
如今想想,這承諾卻是有些草率了。
但事在人為。
法海也更相信自己師徒此行能夠功成身退。
九靈元聖帶來了太乙救苦天尊的善意,此事雖然出乎法海預料,但也是一樁好事,況且太乙救苦天尊在人間更是多有靈驗,一向有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尋聲赴感,救苦救難的名聲。
天庭六御之中,這位是對人間疾苦最為關注的,也是最親善的,故而才在人間頻頻顯靈。更是化身十方救苦天尊,神誓願救度一切眾生,濟度人鬼,救度群生。
悟空當年在地府鬧騰的時候,這位或許還隱匿一側旁觀嘞。
除了在人界尋聲救苦、冥界救拔亡魂...這位天尊更是有天界考核群仙的職權,可謂是位高權重。等取經功成之後,法海定然是要去拜訪一番的。
等三位徒孫能夠自主修行,玉華州與七山之盟也步入正軌之後,他們在玉華州的事情,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
不過因為恰逢正月春節,三藏法師特意做了幾場祈福法事,又因入城時諾言,專門在城中各處講了幾日的佛法,等過了初七,法海便向玉華王告辭,師徒一行就此離開玉華州,繼續往西天靈山去。
......
師徒五人離了玉華城,一路平穩,誠所謂極樂之鄉。
或許是因為此前在玉華城的緣故,八戒憋著沒說,如今離得玉華城遠了些,八戒就開口詢問道,“說來也是奇怪,難得這位玉華王英明睿智,百姓更是安居樂業,怎麼這玉華城中的寺廟香火,反而不如別的州郡興旺?”
當然,這個不太興旺,只是相對來說。
大聖聽了八戒之言,便順口說道:“怕是正是因為這玉華城中百姓富足,一向安定,才有這般景象吧...尋常的民眾又怎會有太高的要求呢?這樣日子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足夠幸福了...便是放眼三界,似玉華州這般安康之地,也是少有。”
“既然如此,百姓們還有什麼所求呢?”大聖笑道:“百姓無所求,心靈也不需寄託給那些高坐在寺廟中被供奉起來的神佛,那麼寺廟的香火自然就少一些。”
八戒聽了大師兄之言,連連點頭,附和道:“也是,三界眾生求神拜佛,最初不過也就是求個一生平安,風調雨順而已。如今在這玉華州這兩樣基本都不缺...甚至連做鄰居的妖精,現在都結成了同盟。”
說到這裡,八戒心裡其實是另有一個疑問的,但他膽子小,沒敢說出口。
但總而言之,他們師徒在玉華州的見聞,可謂是一掃他們師徒入西洲以來的陰霾,終於是見著些光亮。
而大聖也更加意識到,誠如師父所言,出問題的不是佛法,而是那些借用佛法名義貪圖己利、且矇昧百姓的惡僧。
也就是說,誰在掌控佛法很重要。
或者說,執經者的善惡,才是真正決定了佛法的最終走向。
大聖無數次自省反思,若自己被壓在五行山之後,沒有遇見師父將會是怎樣一種情形?
聽著耳邊八戒止不住的絮叨;看著悟淨時不時的寫寫畫畫...以及比自己等人多走近兩倍路程的小白龍,還有手持九環錫杖,決心要去靈山探個究竟的師父...大聖愈發捨不得了。
他甚至有些私心的希望這一條西行路永遠沒有終點,便是八戒一直以“弼馬溫”、“遭瘟的猴子”挑釁自己也不會生氣;想要跟悟淨比比究竟誰的力氣更大,輸了的下次必須要贏回來;讓屢戰屢敗,且永不言棄的小白龍嬴自己一次...
希望每日都能聽到師父喚自己一聲“悟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