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先生與遊俠,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敢言尊,更當不得先生,小可姒姓曾氏。

法海又向其一禮,此番卻走近了些,開口問道:可是子輿先生。

法師認得小可?

三藏雖是佛門弟子,可對儒家經義也稍有研習,略有所得。法海客氣了許多,久聞我人族聖賢得道之後便能飛昇火雲洞,先生怎能輕易復出?

前些時日玉帝到訪火雲洞,言及西牛賀洲人族愚昧,雖通教化,但迷於仙佛,以至於農事漸廢,文教不興,一國政令幾近兒戲.因此尋一儒生來此傳道,彰顯教化。子輿先生一本正經道:老師言說我最不成器,合該下凡歷劫,因此將我扔到了車遲國中。

法海與子輿先生說話時,那邊兒八戒也跟沙師弟與小白龍小聲嘀咕:師父在跟那儒生說什麼?什麼宣父?什麼子輿先生?老豬我怎麼從沒聽說過?

悟淨笑道:二師兄孤陋寡聞了,這位宣父便是我人族聖賢,儒門祖師孔仲尼。之所以喚他為宣父,乃是本朝天子追贈冊封。

這不是我孤陋寡聞,是你們說得花裡胡哨,只說他是孔子,我豈能不知?八戒忽又一好奇:不對勁,你怎麼知道的?

自然是問師父得來的。

八戒又問道:師父是個和尚,怎麼對儒家的事兒葉門清?

自然是師父見多識廣,不止是精通佛法,更是知曉百家。

八戒樂了:這話不實在,師父自己說過的,他不精通道經。

小白龍一旁道:二師兄,有沒有可能不精通跟不知曉,是兩回事?

悟淨也道:二師兄,有沒有可能,師父只是謙虛?

還是不對,你怎好好想起向師傅問儒家的事兒?八戒不服氣。

悟淨將箱子翻了翻,翻出來四書五經擺在二師兄面前,道:自然是看到了不解之處,向師父請教。

嗨呀!!八戒睜大了雙目,道:你怎麼會有這些書?

悟淨解釋道:在寶象國的時候,二師兄到處尋香料,小弟自去尋那國主抄錄了的.畢竟寶象國的佛法都是假的,但國主仰慕中原文化,這四書五經是他從中原帶回來的,都是真品。

小白龍聽到這裡笑道:怪不得孔聖要將這位子輿先生扔到車遲國來,前面的寶象國與烏雞國國主,都是英明強幹的,國中雖也有佛道香火在,但並非叫兩教把持了朝政。

那俠士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湊過來了,接過了話茬,那佛與道,做個日常修行,勸善信仰尚可,可當真要論治國.恐怕遲早敗壞了朝綱。

他們跟著師父雖然拜佛,但並非是對佛的盲目崇拜與信仰,更像是對自身行為的約束以及對未來的期盼。

此刻這俠士的話雖然不中聽,但他們也覺著有道理,八戒笑道:若是叫道士掌權,全國上下都是煉丹求長生,人人都想著要羽化成仙.

小白龍跟著說道:若是一國臣民全信了佛.壞!

怎麼?

佛門多少戒律?只一條不能犯Yin劫怕過不多久,這國都沒了。

哈哈哈哈。那俠士笑道:有理,有理。不過他們可以拜菩薩,菩薩不是有個名目叫送子觀音?

悟淨卻在一旁道:此言差矣,若當真出現一國臣民皆信佛的,恐早引得諸佛與菩薩來渡,將國域化作佛國,帶入西天極樂,從此再無苦惱,只需要老老實實唸佛誦經,供奉信仰香火。

那俠士冷笑一聲:如此,人還是人麼?

悟淨瞥了他一眼,好奇道:自然不是

人,人有七情六慾,有生死悲歡,他們乃是得到了超脫的佛門信徒,可稱佛子。

眼見得這邊吵鬧,法海與子輿先生也先停了停學術上的交流,兩人齊齊走過來,還是法海先開口問道:敢問壯士.

在下姓張,單名一個任字,乃是大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路長青

蘇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