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此等缺德之事,休要再提;寧願一頭撞死,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要二三十年的光景,若不用心維持現狀,恐怕妖精們遲早會再次充斥於這鄉野山間。

不能將希望寄託在這些新來的妖精不敢傷人之上,還是需要自身掌握一些可以應對這些危急的力量。

哪怕妖怪不來,能防備山野盜賊也是極好的。

此前陳家莊眾人已經向三藏法師打聽過他們師徒來時的故事,此番自然就想要請教他們自過了通天河之後,又有怎樣的奇遇。

這事兒,還得是小白龍來講,他似乎頗有這方面的天賦...萬壽山五莊觀的明月與清風,至今還心心念念想要知道“觀音院起火”、“黑風洞降妖”“萬窟山遇險”以及“高老莊”“流沙河”等故事的後續。

也是當年小白龍起了玩心,故事總是講一半兒...攪得清風明月道心不穩,三番兩次偷偷下山,往東去尋他們師徒的路過時的行跡。

如今的顯然小白龍沉穩了許多,若再做那些不靠譜的事情,有損他的白龍菩薩的聲譽。

小白龍也沒講多久,挑了幾處有趣的,以及在靈山上的見聞,講給了眾人,便也就此打住。

倒是悟淨,想了想在陳家莊留下了一卷《三藏西行小傳》,笑道:“此乃我師徒一路西行遇見的一些趣事,可留在莊中。”

對此法海也沒有什麼意見。

這小傳他也看過,記錄多是一些各地的奇聞異事,倒也沒有收錄什麼厲害的妖魔...當雜書來看,也可解悶。

不過陳家莊眾人還是千恩萬謝,陳清更是非常鄭重的接過這書卷來,向師徒幾人恭敬表態:“除了當年將那靈感大王廟改建成為菩薩廟之外,我們還在莊子裡建了一座院宇,名為救生寺,專侍奉法師與幾位長老香火不絕...此書也當入廟供奉。”

“倒也不必如此。”

師徒幾個聞言哭笑不得,可幾番勸阻皆無效,最終便也作罷了。

陳清請來了莊中學堂的先生,請先生親筆抄錄副本...

先生抄書,陳清便邀請師徒幾人往救生寺中去,只是這寺廟中供奉的是他們師徒...香便不必燒了,佛也無需拜了,只看看就是。

卻說這寺院果然建得用心——

硃紅隔扇,七寶玲瓏。幾株嫩柏還澆水,數乾喬松未結叢。

選址也是風水超然之所:活水迎前,通天迭迭翻波浪;高崖倚後,山脈重重接地龍。

法海在寺中開壇,講了一卷《寶常經》,又將經文留下。

陳家莊眾人再拜。

這是這陳家莊與三藏師徒有緣,那祭賽國的國主,甚至都沒能見上三藏法師一面...差距可謂十分明顯。

眾人瞧瞧那五尊像,惟妙惟肖,幾乎一般模樣,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是從國都請來的大匠出手。

陳清笑道:“聖佛不知,這寺自建立之後,年年成熟,歲歲豐登,卻是聖佛之福庇。”

“此言偏頗了。”法海搖搖頭,“此乃天時所應,與貧僧並無關聯,豈能貪功?”

那老黿一旁道:“聖僧此言差矣,若非聖僧師徒降服那靈感大王,小神也不能重掌水府...且天庭放了我水伯河神少許降水之權,故而才有此地風調雨順...這怎不是聖僧之功?”

大聖聽了笑道:“既如此,還得勞煩您這位通天河水神,保這一莊上人家,子孫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風調雨順,歲歲雨順風調。”

“這是自然。”老黿當即正色道:“此乃小神職責所在!”

在陳家莊稍稍逗留了幾日,等大聖與八戒指點得陳關保與一秤金修行入門之後,師徒幾個便就此告辭了。

當然了,期間法海也指點了一下那老黿的修行之法,卻也叫那老黿好一陣感恩戴德。

行至車遲國國都,原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鄭和下西洋

三廢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