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苛捐雜稅,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國務政事了無益處理應廢除。
可是如今的科舉依舊詩賦乃是佔據較重的,以此選士可想而知得到的處理政務的人才也是寥寥,經世致事之學才是重要的。
他們父女二人見到兩人不說話,也是直接忽視了他們走了過去,他們的肩上還有擔負著活下去的重擔,而他們是科舉計程車子又如何能夠了解他們這些人的苦楚,不過是人的惻隱之心罷了!
這等印子錢不僅僅是這家糧鋪,甚至汴京的一些寺廟也同樣對那些信徒用著同樣的手段,不過是他們的名義會是佛祖慈悲憐憫世人方才暫時救濟信徒。
可借了的錢自然是要歸還的那若是還不上,那田地自然也就成了寺廟的土地和田產,這也是許多的寺廟會有許多的地產和田產的緣故。
而且因為數代官家都是信佛之人,所以對於寺廟都又許多的免稅的政策所以使得他們的田地和房產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緣故,長此以往那麼朝廷三司的錢財也在減少。
所以如今的大宋處於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假象之中,所以說楊秉與趙禎急切的想要變法的心思也並沒有錯,那是因為那些保守官員並沒有看見嗎?
不,那是因為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無論是身處士大夫階級還是那些寺廟還有如糧鋪,他們都不會覺得如今的世道並沒有什麼不好,他們擁有著當下的紅利所以才會覺得的擁護。
在與那對父女擦肩而過的瞬間兩人的心中也想過了很多的想法,並不是想要扶貧救濟之心,他們只是一個進京趕考的普通士子,不是解救世人的聖人,也沒有十分富庶殷實的錢財。
他們只是看到了眼前的現象對於如今的大宋有了更深的感想,這個時候的張安樂呢喃了句:“若是大宋都是如同綏德縣一般,那便好了!”
而江志下意識的反駁道:“綏德縣哪裡能夠和大宋的一些富庶之地相比...”
話還沒說完就停了下來,綏德縣沒有商賈雲集,店鋪林立,高樓傑閣,亭臺樓榭,鱗次櫛比不是一處極為富庶的地方。
可是同樣百姓沒有到了買賣自家祖產的田地,到了買賣家中女卷的地步,沒有一些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
他們想要管可是管不了,他們甚至連功名都沒有,若是那些人需要給予他們一些顏面稱呼一聲秀才讀書人,可是若是不給那他們就是庶民。
縣令身為一地的百里侯,他們想要去苛責對方對於自己治下百姓欺壓過重,這豈不是一件不知天高地厚的舉動。
江志的心裡對於此處的富庶景象心裡都冷卻了幾分,江志這個時候突然道:“介安,這件事我想要管一管!”
張安樂甚至沒有任何猶豫就應了下來,他們都是普通人在此處他們沒有任何的權勢依仗,江志的父親雖然如今也是一地的縣令,可是那裡是西北之地,兩個地方相隔何止千里。
此時的他們雖然尚且沒有考取功名,可是心裡已經知道了為民請命的含義了,至於為何不去汴京去向楊秉求助。
他們只是綏德學宮的學子,而楊秉也知道為官一任之時所建立的官學而已,彼此之間沒有這麼一層裙帶關係。
而且從綏德學宮出來的他們,也有著自己的自尊和心氣不想為了依仗權勢去借著這樣一層關係去巴結。
這對於他們而言這是辜負了楊相公對於綏德縣的一番苦心,他們是要成為能夠成為助力的臂膀而不是拖累。
這雜稅想要查明清楚本就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情,這雜稅在民間就是田契錢,所謂的田契錢就是民間的一些田宅等不動產與農畜等大宗商品交易必須立契約,所以官府從中徵百分之四的稅率。
而需要查明此事就必須瞭解其中更深的稅務細則,而若是將心思統統放在此處上面勢必也是會影響學業的,可是如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