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章 《奉使大宋圖經》,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麗歷經中原數代王朝,皆是會派來使臣向其遞交稱臣文書,而且因為高麗身處遼國背後,所以自宋之初就有聯麗抗遼的國策存在。
不過當初隨著太宗發動的第二次北伐高麗並沒有答應出兵,隨著大宋的的第二次北伐失利這道聯麗抗遼的國策已經名存實亡了。
而隨著澶淵之盟的簽訂,大宋和遼國也度過數十年的平緩期了,可這並非代表這宋遼兩國就徹底成了兄弟之國了,大宋無一日忘記收復燕雲失地,雖然說這片土地是後唐時期就割給了契丹,在法理上不佔據合理性。
可是燕雲十六州自古就是中原的疆土,這在所有漢人的心裡那份血緣是分割不開的,所以收復疆土也是歷代君王都會提及的。
而遼國同樣是野心不死時刻想著南下,所以說自趙禎親政以來便是又再次將“聯麗抗遼”的政策提及,不是合而擊之而是改換了方針以牽制為主。
因為趙恆在政期間因為對於遼的態度畏懼,所以大宋的國策的方針同樣十分消極,使得高麗與大宋的外交也是愈發生疏。
使得高麗依附於契丹,而趙禎親政之時高麗遣使修貢,稱不願依附契丹而願附朝廷被宋廷答應,方才有了制定了“聯麗抗遼”的外交政策。
高麗若是臣服大宋則遼興兵與宋交戰,就需得顧忌身後高麗的夾擊所以定然不敢盡眾南下,畢竟你傾國之力而攻宋,那高麗趁著遼國國內虛弱乘機進攻,一旦後方補給中斷了那遼國計程車卒都要盡失在前線了。
自古以來這兩軍交戰後方補給都是慎中又慎的事情,是萬萬不可輕視的。
......
也就是同年的五月也就是高麗的重熙四年,遼國向高麗的興化鎮命人送來了以篇牒文。
遼國此番前來的使臣名為高道安,乃是遼國薊州人乃是北地漢人,外觀之上與宋人大致相同不過面板更加黝黑和粗糙。
雖然遼國已經逐漸漢化,可是身為漢人想要得到重用還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如出使這種事情既需要保持大國威望,並且是前去呵斥高麗在如今這種緊張的氣氛下沒有多少契丹貴族願意前往。
方才落到了他這個漢人的身上,可即使是這樣這份職位差遣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
不過身為遼國漢人的高道安不僅僅不害怕,反而是夢寐以求的期待著這個機會,來到了興化鎮的他身邊不過只有一位副使和兩名隨從。
畢竟出使他國,即使再多上數人真的到了兵戈相向的時候依舊護持不了自己的性命。
當初大延琳叛亂之時,楊秉曾經諫言可派遣使臣暗中資助以達到遼國後方不平穩的局面,遼廷的高壓政策之下,渤海族,女真族,還有一些漢人都是紛紛起義,那時候可謂是聲勢浩大,不過他當時的提議不僅僅沒有得到採納甚至收到劉娥的駁斥。
畢竟趙恆在世之時就是主張和遼保持和平的局面,而劉娥畢竟是一個婦人處理內政尚且有經驗,可是戰略方面還是選擇求穩妥不想因此而得罪遼國,方才坐視了這樣的一支起義軍被擊破。
若是宋人幫助其整合這麼一支有生力量,對於遼國內部的影響可想而知,最差也能形成如夏的局面。
遼廷距離澶淵之戰不過數十年,其國內尚且是存在能戰計程車卒和將領,這支起義軍如同火苗一般被及時掐滅。
而當初大延琳也曾聯絡過高麗,而高麗的確也派兵攻打過江東的遼軍不過是以戰敗而歸,而如今由私下派遣使臣再與宋建交,他不僅僅有前科如今可是直接在挑釁遼國的顏面了。
這自然是孰可忍孰不可忍,若是不派遣使臣前來斥責那豈不是將遼國的顏面放在腳下踐踏。
而這些高麗的駐軍,在見到遼國使臣竟然心中生出了膽怯,面前的三人在他們的眼裡好似成了百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