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思鄉之情,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汴京的上元夜自然是熱鬧非凡,與楊秉所行者有在興國寺結識的兩位老先生與之忘年交,濁石先生心胸豁達為人灑脫,袁先生性格詼諧不拘於禮節。
還有性情豁達,仗義慷慨的柯隨,在解開了心結後他的性子又恢復原初的模樣。
以及何景引薦的好友杜長風,謙遜知禮做文章也是能夠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這在楊秉看來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還有從臨安便結識兩人亦師亦友關係的人何景,他行事非理不為,為人正直。
幾人在酒樓之中角杯換盞,這人生得意之事有之自然也有失意的事情。
柯隨在這汴京少有好友,雖然來到汴京名義上他是當今宰執的過繼子,本該是頗有權勢的衙內。
不過眾人都知道柯相公性情秉直,絕對不允許府中的依仗他的名聲胡作非為。
曾經有一個在府中待了十數年的老僕,從華州下邽一直陪他來到了汴京,可是因為回鄉之時藉著他的名聲在當地大肆斂財。
有人向他傳達了此事後,他立即將老僕逐出府中並且交由開封府尹依法定罪。
且柯隨的身份遲遲沒有定下來,眾人對於他都是態度含糊。
來汴京五年未曾見過母親,卻在去歲聽聞母親憂思成疾而病逝,這汴京城於他而言雖然繁華可是於他而言卻是身在異鄉形單影隻。
說到這裡潸然淚下以至於忍不住放聲大哭了起來,這酒後總是能夠宣洩心中的苦悶情緒。
平日裡這些都是放在心裡,今日卻是全部吐露了出來。
其他人聽聞後也是唏噓不已,誰能夠想到作為柯相公的過繼子還有這樣的辛酸歷程呢?
一旁的何景也一陣長吁短嘆不斷的喝著盞中酒液,楊秉轉過身看向他說道:“益文,你也是想念家中親人了嗎?”
益文是何景的表字,何景放下酒盞嘆了口氣:“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
“我自求學以來離開家中已經有三年,未曾見過父母及兄長一面,只盼能夠金榜題名將此喜事傳至鄉里,這樣也不負他們的殷殷期盼!”
這眾人倒是都被牽動了思緒,這淚水落入酒盞中化作了愁思被一飲而盡。
……
放榜的日子還未到來,按照常例還是有些日子的。
這同是一個州府計程車子聚到了其中,楊秉與何景自然也是在其中。
何景當初解試乃是第四名所以也是在眾多士子中有些聲名的,而楊秉自然是不必說如今京中關於他的傳聞也不在少數。
甚至有柯相公為其揚名,可謂是還未中金榜提名卻已經聲名在這汴京流傳開來。
不過也自然有不同意見分歧的,有人覺得楊秉能夠金榜提名定然是十成十的事情,只是是否在那三鼎甲之中。
也有人想要看笑話,想看看如今被人高高捧起的他到時候落榜又是怎麼樣的場面。
這嫉賢妒能之輩多了,科場之上互相抬位置的有之,你踩我我踩你的事情也不少。
所以楊秉當初在與濁石先生和袁先生的應答中說:“名聲累人”
若是能夠做到將他人讚譽譏諷置之不理,做到超然物外那便不是普通人了。
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顯然此時的楊秉還未達到這樣的心境。
他同樣會因外界的讚譽所生出喜意,外界的不好傳聞生出不愉他能做的就是自我疏導所以他才時常見到他喜怒不形於色。
這也是有人常言文瑜少年老成,沒有年輕人的心氣。
這眾人落座自然話題也就多了起來,只見一位二十六七歲,舉止輕浮說道:“諸位可還記得仁和縣的盧建?”
“我與他乃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