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清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消失的手藝、釣黃鱔,奶爸回到鄉村搞養殖,花間一壺清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算去採摘園瞧一瞧的,沒想到在鄭大爺和程大娘這裡一待,待了一個多小時。
他看了下時間,起身告辭,不往採摘園去了,回家吧。
……
每年六月到八月這段時間,是黃鱔最肥美的時候,肉質細膩。
下午五點過後,有幾個釣魚老在稻田邊上的小溪裡垂釣,不是釣魚,而是釣黃鱔。
蔣非在釣友群裡看到汪來鴻和季展霖都在,過去湊了下熱鬧。
在溪邊釣黃鱔的有五人,他們在釣友群裡約好一起過來的。
除了熟悉的汪來鴻和季展霖外,另外三人,蔣非也認識,時常見到他們來村裡。
“小非,你來得正好,幫我找找黃鱔洞哩。”
汪來鴻看到過來的蔣非,立馬把他拉了過去。
他們釣黃鱔,不是隨便把釣竿往水裡拋,而是要先找到黃鱔的巢穴。
黃鱔在水中,一般都是自己在軟泥中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或石洞中穴居的。
所以釣黃鱔首先要會找到它們的洞。
黃鱔洞大多打在池塘、湖泊、水田或小河溝的靠岸邊的水中。
由一個上洞、一個下洞和一個窩組成。
上洞一般在水面上約10厘米的地方,下洞在水面下約30厘米的地方。
洞徑因黃鱔的大小不同而同,小的手指粗,大的可達6~7厘米。
窩在上洞和下洞之間,呈圓形,直徑約10~15厘米,是黃鱔轉身、產卵、孵卵的地方。
“我看看能不能找到。”
蔣非說著,蹲在溪邊仔細看了起來。
溪邊的土質鬆軟,黃鱔洞一般會在接近水線的位置。
溪水有時漲有時落,黃鱔會根據溪水的量,不斷地改變洞口的位置,使洞口經常處於與水線相平。
從而既保持洞內的溼潤,又避免為水所灌。
蔣非把範圍鎖定在水線之上6~8厘米的區域。
“汪哥,這裡。”
蔣非很快找到了一個,黃鱔洞的洞口圓潤、光滑,從洞口到水線有蠕行的痕跡。
“論找黃鱔洞,還是你行啊。”
汪來鴻拿了釣鉤過來,他為了釣黃鱔,買了專門的黃鱔鉤。
蔣非看了,在心裡嘖嘖兩聲,真講究,他們以前釣黃鱔,工具都是自己隨便折騰出來的。
汪來鴻把蚯引掛到鉤上,整條蚯引穿入長柄鉤,不露出鉤尖或留一段蚯引在鉤外。
否則黃鱔會光吃蚯引不上鉤,難以釣獲。
他輕輕地將鉤餌伸入洞中,緩緩上下抖動餌料,引誘黃鱔咬鉤。
一般來說,黃鱔貪食,只要聞到腥氣,就會抬起頭來將鉤餌一口咬住往下拖。
只要洞穴中有黃鱔,經過幾次逗釣,它們多會前來覓食。
“來了!”汪來鴻小聲說道。
汪來鴻的手感覺到黃鱔已經咬鉤,他向前推了下鉤柄,好把鉤子伸入魚嘴。
然後轉動一下鉤柄,讓鉤尖鉤牢後,再慢慢地抽出鉤柄。
這個動作要緩,不然容易鉤豁魚嘴而造成跑魚。
當感覺黃鱔上鉤後,也不可以勐力提竿。
因為長柄鋼絲條鉤沒有彈性,如果用力過勐,它們容易脫鉤逃跑。
汪來鴻穩穩地將黃鱔提出了洞口。
黃鱔體滑有黏液,他小心地用食指和中指來抓它的頸部,摘鉤後放入水桶裡。
“老汪,多大?”季展霖轉頭問道。
“大概2兩。”汪來鴻答道。
“不錯了,野生的,要長兩三年才有2兩。”季展霖說道。
黃鱔喜歡獨居,在這個洞穴釣上一條後,就沒有黃鱔上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