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清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消失的手藝、釣黃鱔,奶爸回到鄉村搞養殖,花間一壺清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空也可以做一些,應該會有養寵物的遊客喜歡的。”
當下來看,寵物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火。
養寵物的人,即使對自己摳摳索索的,可買起寵物需要的物品來卻很大方,捨得在它們身上花錢。
“咦,這不就是簸箕嗎?下面加個架子就變貓窩了?”
“還有這個,就是一個矮的籮筐。”
“這個更簡單了,洗菜用的圓筐,也當貓窩去了……”
程大娘看著一張張圖片,就跟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震驚!
不便宜的貓窩、狗窩都是以前用剩的籮筐、簸箕改造的。
“對啊,隨便改改就是各種寵物的窩了。”
蔣非笑道:“傳統的竹編制品不好賣,說不定換個法子,竹編制品又被盤活了呢。”
“要真能被盤活就好了,能賣得出去,能賺到錢,才有人願意學這門手藝。”
程大娘嘆了一口氣:“要不然等我們這一輩老去了,竹編手藝也就斷了。”
蔣非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
時代的進步,生活方式的變遷,導致曾經耳熟能詳的吆喝聲越來越遠。
現代科技取代了曾經的手工勞作,一些民間手藝也慢慢被人遺忘。
比如鋦碗、補鍋的手藝人。
像瓷器或者是陶器這種易碎的東西,在碎了之後不捨得扔掉,那麼鋦碗的手藝人便會將破碎的地方重新鋦在一塊。
通常先是用金剛鑽在瓷器的破裂處打上幾個孔,然後將細小的釘子用小錘慢慢打進去。
最後塗上特製的石膏。
還有補鍋的手藝人。
蔣非對他們最深的印象就是補鍋師傅一來到村裡,大家都提著漏水的鍋過去排隊。
補鍋師傅拿著工具一頓敲打,鍋就補好了。
補鍋師傅經常會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漏了,我一文錢不收。
那時,家裡的東西壞了都會修修補補繼續用,真正的“縫縫補補又三年”。
補鍋師傅靠著補鍋的手藝,騎著腳踏車走街串巷,日子能過得比普通農民好一點。
還有修鞋匠、剃頭匠、修表師、箍桶匠……
蔣非上小學前,沒有去過理髮店。
家裡邊誰要是剃頭的話都會把剃頭匠叫到家裡來,準備一盆熱水和一條毛巾就行。
鋒利的剃刀在頭上來回剮蹭,不會留下一點傷口。
而且熟練的師傅速度很快,幾分鐘就能剃完一個。
鋦碗、補鍋、剃頭匠,現在村裡已經完全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
修鞋匠倒是偶爾還能在集市上看到,只是師傅數量少,顧客數量更少。
每次在集市的一角看到他們,一架補鞋機、兩個小板凳便是修鞋匠的全部家當。
這門手藝看似不起眼,但是裡面卻講究的很,腿上一塊布,手上一根針便將破舊的鞋子恢復如初。
民俗手工藝的消失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現實。
時代在進步,這些手工藝不再被需要,只能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慢慢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裡。
蔣非坐在樹下和程大娘嘮嗑了好一陣,鄭大爺拄著柺杖走了過來。
三人又聊了好一會兒。
金色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間隙灑了下來,在地上映出點點亮光。
樹上纏繞著的牽牛花開著淺藍色的花朵,在太陽的照射下,花朵正一點一點失去水分。
老母雞在樹下刨坑,大白鵝雄赳赳,氣昂昂地巡視著自己的地盤。
一隻老黃狗躺在牆角的陰涼處閉目養神,時不時半睜開眼睛看看聊得開心的三人。
蔣非本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